各阶层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义务、特权和地位。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逾越自己的特权范围,必将受到惩罚。
比如在农民大规模的请愿活动中,尽管农民的抱怨是合理的,国家也应当尊重。但是农民领袖破坏了“忠”这一基本法令,于是,在他们被拉上断头台的时候,他们的同胞也认为这是必须的,即使目睹行刑也决不暴动。他们可以在事后建祠,但却认为行刑是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等级制法令的核心,必须接受。
这种政体原则决定了日本人们评价事物的准则,不是“正义与否”,而是“伟大与否”。善恶的意义仅仅在于它能否实现一定的目的。人性、民主也同样被放到了一个非常低下的位置。
这样的国家就像一支永远处于操练中的军队,它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人人都苛受自己在这个组织中的地位。在那里无所谓正义或仁爱,一切仅仅是为实现目的而奋斗。这样的社会如同一支军队,一切异议和私欲都被军衔制和军纪所排除,因此其组合具有最为强大的力量。
所有日本人都是一支庞大军队的成员。它是金字塔型的,以天皇为最高精神领袖,贱民为最底层。各阶层被固定得安排到自己的位置之上,并被安排了相应的特权。
这也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整个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扭成了一股绳。明治日本能够在短短30年间跻身成为世界列强,正是这样一种社会价值观的长期作用,培养了日本人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
集团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宿是所谓“忠君爱国”,就是在“国家至上”的信念引导下,抑制和放弃自我、无条件地服从天皇和国家。
在近代日本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剥夺自我、抹杀人性的军国主义被作为军人思想教化的工具,造就了无数愚昧、狂热的军人。在狂热代替了理性的时代,许多人喊着“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而丧命战场。
第768章 日本(十二)
强烈的集团主义情结,在现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观念中深深扎根,并形成一种普遍的国民性格。日本人的服从、牺牲精神有利于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立,而且其金字塔式的上下级服从关系还有利于克服现代社会过度平等自由带来的混乱。
然而这种服从和牺牲精神也有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因为日本集体盲从的性格,整个国家都会被陷入一种失控的状态中。单独的日本人无论去哪里,都是小心翼翼地行事,而一旦形成集团便胆大妄为。
面对这样一个危险的民族,远东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历史已经证明,绝对不要给日本丝毫机会,一旦华夏民族陷入动荡,第一个露出獠牙的就是它。杀尽日本人当然不现实,解决日本的最佳办法,就是打烂他们的上层统治结构。
只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地生活在等级关系中,日本人才会由衷地感到安全和踏实。失去了打碎了日本传统的统治阶级以后,远东将利用日本底层平民习惯的那种“尊卑、贵贱、上下、长幼”的社会结构,重新在日本建立秩序。以后日本底层平民效忠的对象也变成了远东,当然,这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让他们去适应。
公司已经从日本敢死军和日本外籍劳工中挑选了一批积极分子,由公司宣教部和军委会政治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未来这些日本籍政工干部,将会在日本各地开展大规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占领了日本以后,公司将会对日本各地的底层平民,进行军事化管理,充分压榨他们的价值,让他们为远东公司服务。不管怎么说,日本人的性格确实有可取之处,起码是农奴、矿工和炮灰的最好人选。
远东军占领了对马岛以后,把岛上的所有平民都征用了,用船送到了九州岛远东军登陆点,充当远东军的壮丁苦力。对马岛的妇女则是全部被运回了辽东,这个冬天他们就会嫁给辽东的农户,明年春天也许就能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