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2180 字 2022-10-22

“司令员,我觉得吧,我们远东尽力就好,不用砸锅卖铁的把公司的前途都搭上吧。大明如今这个形势,连他们自己的朝廷都不管,各地的官府和富户更是盼着灾民死光光,我们能又什么办法。这是乱世,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是凡王朝更迭的时代,天灾、人祸、兵乱,反正各种祸害好像一下子都来了。接下来就是黑暗的乱世,折腾几百年,突然出现一位真命天子,盖世英雄,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然后兴盛几百年,再慢慢的衰弱,最后轰然倒下。我们远东来到明末做的够多了,我们已经尽力了。不说别的,我们灭了鞑子,就间接救了大明多少百姓。我们平定了北方草原,以后每年没有了打草谷的蒙古人,间接救了多少边关的百姓。”

李明转过头看了周比利一眼,苦笑着道:“你有什么话,明说就行,弄得藏着掖着的干什么。我知道,公司很多人都和你是一个想法。但我还是觉得不能眼看着这么多人,活活的饿死。其实我也了解你们担心什么,害怕大明的流民把公司拖垮。其实我们缺的无非就是粮食,没有粮食我们就去弄,我们手中有强大的远东军,还愁弄不来粮食吗?我就不信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没有就去抢好了,近的有大明各地的藩王、官僚士绅、地主富商,他们哪一家不是富可敌国,哪一家不是余粮满仓。”

周比利听了李明的话,也是眼睛一亮,他笑着道:“司令员,你这是要穷兵黩武啊。哈哈……不过这还真是个办法,有点军国主义的味道。”

李明摇了摇头,阴森森地说道:“如果不做点什么,那我们来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意义。反正我是无法坐看无数灾民就这么活生生的饿死,还能无动于衷。”

周比利低头想了一下儿,然后正色道:“那我们就得好好的合计一下了,大明这里没问题,只要让山西游击支队出山,加强一些我们远东的正规部队,再裹挟大批的流民,准能在大明闹个天翻地覆。至于海外吗,首先应该尽快解决朝鲜和日本,那两个地方虽然不富裕,但总能淘弄来一些粮食。暹罗和真腊那里就更不用说了,一年能种三季,稻米多得都快成白菜价了,那里不能打,就算是打下来,也是一锤子买卖,反而破坏了那里的农业基础,崇祯大旱还得持续好几年,得让他们踏踏实实的为我们种地,还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把粮食低价卖给我们。”

第706章 崇祯大旱(七)

李明听了周比利的话,顿时来了兴致,于是两人干脆凑在一起,足足的研究了一宿。其实两人的思路都差不多,所以两人已经基本把这个计划的大致方向,以及部分细节弄的差不多了。

两人一直研究到凌晨,依然没有丝毫睡意,还在不断的完善计划。就在两人兴奋的制定计划的时候,孟津县的情报部负责人推门走了进来。

“李常委、部长,军委会高司令员乘坐的飞艇,还有十分钟到达孟津县空域。”

李明一听,笑着对周比利笑着道:“老周,老高来的还真是时候,正好我们把我们的计划,让他也看看,我估计公司最支持我们这个计划的可能就是他了。”

他说完就和周比利来到附近河岸边的一处平坦地方,此时这里正有情报部的人员,已经架起了一套地面引导设备,还燃起了三堆呈品字形的火焰,作为引导飞艇降落的参照物。

地面的电台联系上了飞艇,并不断的对夜行的飞艇进行引导。过了一会儿,漆黑的夜空里钻出了一艘庞大的飞艇,然后慢慢的降了下来。

高建国和几名董事局委员会的委员依次从软梯上下来,李明和周比利马上迎了上去。

“老高,你可算来了,现在河南的情况非常严峻,我都快顶不住了。你来了,我就放心了,大伙终于有了主心骨。”

听了李明的话,高建国哈哈大笑道:“我们来这里只是实地考察,河南的流民接收工作还得是你来主持,你可不能撂挑子,哈哈……”

因为委员们都很辛苦,李明和大家寒暄了几句,就让周比利安排大家休息。高建国则是和李明、周比利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