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广西除了桂林,已经全在讨逆军管理之下。
此时朱高煦在广西的兵力也不少,除了自己带进来十二万人,另有当地降军三万多,王忠从广东带进来一万多,全兵达到十七万。
他一面整军备战,一面控制广西,等待官军主力进入。
湖广算是大明重要的粮仓之一,且水道纵横交错,朱高煦如果不能打败官军在湖广的主力,官军凭借水师,可以在湖广拖延时间。
所以朱高煦故意放官军进入广西,一战而灭他们主力。
朱能也没想到朱高煦会给他这么长的时间。
六月底时,又有十万大军进入广西,官军达到二十五万。
七月上旬,徐忠带着最后十万来到全州,至此,朝廷在长沙集合的三十五万大军已经全部到位,其中三十万投入到桂林方向,兵力堪众,远胜贵州。
同时在七月上旬时,朱能已经得知贵州惨败,火真带五万残兵退守沅州。
朱能决定贵州的失利从广西救回来。
七月十日,除了留守桂林的一万多兵马外,朱能集合三十四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往南而去,誓要与叛军决战广西。
十二日,朱能收到消息,叛军主力,已经在太和山上驻扎,等着他们。
太和山在太和江西侧,柳州府北面,距离桂林也挺近的。
太和山海拨才三四百米,底部周长约五里,在广西的群山之中,十分不显眼。
不过他位置很好,就在太和江西侧,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桂林附近打仗,前辈们也喜欢带兵驻守这里,有山有水,很利于防守。
朱高煦于十一日先到的太和山,然后立马组织建造工事,十七万大军的大部份背靠山脚,从西往东布阵。
这样的布阵下,讨逆军背部(南边)是太和山,东边是太和江,所以只需要防守西翼和北边。
而北边是官军来的方向,所以到时官军想攻讨逆军,也只有正面硬抗。
反过来,官军背部没有山,他们要考虑讨逆军会不会绕到他们屁鼓后面打他们,所以需要防守的方向,比讨逆军又多了一面。
至于官军会不会来攻,朱高煦根本没怀疑过。
朱能手握三十五万大军,要是不敢过来打,那他就不是靖难的朱能了。
靖难中朱高煦和朱能一起打过N次战,这家伙和谭渊,张玉等一个德性,就是打仗没啥套路,能进攻的,不会防守。
这种将领在历史上都活不过三集的。
但他们在靖难中能活到现在,要好好谢谢朱高煦和胜仗和朱允炆的助攻。
十二日清晨,朱高煦全副武装的站在太和山半山腰,眺望远处。
身边王忠、靳荣、瞿陶、周虎、贺如虎、宋猛等诸多大将在列。
瞿陶是第一次和朱高煦出来打仗,不由有点怀疑:“朱能会带兵来攻?”
朱高煦嘿嘿一笑,边上周虎已经有点想卖弄:“北平那些大老粗,打仗一点套路都没有,除了进攻,啥也不会,你放心,肯定来攻。”
边上王忠听了也是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