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名字报了出来,不要以为你们之前发誓效忠就有用,被叫到名字的一个人脸色苍白。
当天汉王府有二十几人人头落地,余下的不敢说百分之百,绝大部份都是十分支持汉王。
汉王趁势提拔了一大批文官。
其实现场被杀的文官里,有些并没有干勾通朝廷的事,但朱高煦调查到这些人为官贪婪,又身居高位,正好找个借口铲除,为其他人让出位置。
假设一个四品官被杀,就要用从四品来升补,再用正五品升补从四品,所以杀一个官员,朱高煦能提拔一大把官员。
盟誓之后,朱高煦拿出早准备好的檄文,当众读了遍,檄文就是讨逆伐恶,把朱棣所有干过没干过的恶事,成倍成倍的扩大,尽可能的辱骂,贬损朱棣。
这篇檄文长达数千字,大概是历史上最长的檄文,像网络小说似的,把朱棣罪恶的一生成倍成倍的放大。
以朱高煦穿越者的能力,檄文骂的比朱棣当初贬损朱允炆还要恶毒十分。
现场有心人听了一会更听出几个重要的消息,一,朱棣的皇位是合法的(这样朱高煦继承也就同样合法),有问题的是朱棣的人品,朱高煦替他取了个外号为‘明纣王’,意思是和商纣王一样暴虐残酷。
商纣王时,天下人都反对他,连他儿子也反对他,所以朱高煦现在反对他,也是没有错的。
第二凡是朱棣不允许的,严惩过的事情,朱高煦都反过来干。
比如朱棣给天下所有姓高的人加重税,朱高煦明确反对,要给天下所有姓高的平反,朱棣给江南加重税,朱高煦明确反对,要给江南减税,朱棣于永乐二年禁海,朱高煦明确反对,要支持海外贸易,让大明百姓共同富裕。
第三凡是靖难中被打入反贼的文官武将一系,现在朱高煦都要替他们平反,因为朱高煦认为错的是少许几个人,不能无限扩大报复范围。
布政使曹昱听到这里已经十分震惊,朱高煦这几件事如果干下来,别的不说,江南一带的商人百姓,沿海的商人和百姓们,还有天下大部份文官,都会强烈支持朱高煦,天下最富的地方,都会是朱高煦有力的支持者。
在檄文的最后,朱高煦说要大义灭亲,朱棣已经人神共怒,号召天下人立刻诛杀朱棣,谁杀了朱棣,赏银十万两,良田千倾,世袭国公。
这招简直震惊大明,气死朱棣。
当年朱允炆好歹来一句匆让朕背负杀叔之名,现在朱高煦赤果果诱惑天下人,包括朝廷那边的军将,杀朱棣。
散会之后,文官们各回府地,组织自己的地盘做好屯田备战,募练兵士,武将除了一部份留下来,还一部份回去集合兵马,等待指令。
古人打仗是很有套路和章法的,特别是造反,更需要套路,一般先要发檄文,站在大义的立场上,然后再兴兵。
燕王被逼起兵,也是第一时间先发檄文。
朱高煦的部将们,之前也认为朱高煦会这么干,檄文更是早早的准备好。
但朱高煦今天读了檄文,却不打算立刻这么干。
“兵贵神速,要出其不意,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再发檄文。”
此时云南汉王府里,朱高煦的所有心腹大将们,除了留守安南和占城的,已经齐聚。
现场千户以上的都来了,计有盛庸、平安、陈文、王斌、李贤、李存、周虎、宋猛、杨云、洪铮、方延平、赵青、严强、郑兴、姚盖、贺如虎、杨平赞,赵贵等。
还有沐昕和一些西平侯的心腹将领在场。
其中盛坚、孙胜、贺二牛、王友四将俱在安南。
另有土司思任法、那荣、侬郎金,陶吉,李峰,刀寻海等,大大小小十几位土司。
朱高煦决定密而发兵,先打明廷一个措手不急,在尽快的时间占据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几省,如果打的够快,还有机会占据湖广。
这样几乎就能把半个大明纳入手中,立马就有了和朱棣对抗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