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又问,你们这样每两个月可以跑一趟来回,一年要往云南送六次货?
杨立山道,也不是每个月都跑,汉王采购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汉王也不是大财主,所以他们的三条五百料船,平时还要做生意。
主要是往日本、朝鲜,和江南等地跑,看风季,这边跑日本太远,只有顺风才去日本朝鲜,不然更多的是跑江南和福广。
具体跑什么,卖什么,杨立山也没向平安交代,毕竟说了他也不懂。
杨立山只说去年就跑了一趟日本,其余的时间都在大明境内,然后屯结货物,准备运往云南。
平安听到这里又是心中一动,汉王早知道自己要被封地云南了?去年汉王可没被封呢。
当天,平安全家上了其中一条五百料船,同时上船的,还有五六户工匠。
杨立山说这些都是铁匠和火器匠,将随平安一起,被送到云南,是他们在福广两地重金请来的。
三条大船带五条小船从长沙村出发,沿着官方水驿道一路往西。
路上畅通无阻,因为西南风,三天就到了广西南宁府。
南宁府是大明在广西的重要据点,这里的南宁卫也是参加了靖难大战,战后很多南宁卫所的兵士又回到南宁。
南宁卫上任都指挥使靳荣就在靖难后投靠了汉王朱高煦。
这天船队直接在南宁卫边上的建武驿停下,平安略有点紧张的看着岸边,岸边能清晰看到连锦的军营,大量南宁卫兵马就在左右两边。
建武驿对岸就是八尺寨司,还在盘查过往的商船。
“平将军下来吗?”他身边的严琛突然问。
严琛是汉王心腹,一路随行,极为照顾和尊重平安。
平安很意外的道:“这里就下船?”
“我去拜见南宁卫指挥使杨四儿,顺便送点礼物。”
平安道,你们认识?
“家兄严强,以前是这里的副千户,靖难中随南宁卫战败,降了汉王。”
原来严琛是严强的弟弟,严琛跟着兄长严强在靖难中的真定之战降了朱高煦。
战后,很多南宁卫的兵马回到这里,严琛每次经过,都来要拜会杨四儿。
杨四儿当年是千户,和严强兄弟交好,是过命的交情。
严强真定战败时,就是掩护杨四儿先逃回真定城的。
平安再次动容,只感觉朱高煦好像无所不能,整個大明都是他到处安排的人。
果然,严琛还没下船,岸边有几个南宁卫的军将们纷纷挥手大叫,看起来很熟。
“我就不去了,在船上等你们。”平安这级别远远超过指挥使,而且和杨四儿也不熟,况且他正在跑路,当然不愿意下去。
严琛估计也是随便问问,见他不愿去,便带着两亲兵拿了些礼物下了船。
大概等了两刻钟不到,严琛就回来了。
回来后严琛对平安道,南军卫很多兄弟都在骂皇帝。
原来南宁卫前前任指挥使安陆侯吴杰在靖难之后,一直闲置在家,也没被任用,吴杰估计也心灰意冷,想提前退仕,并向朝廷申请,让儿子吴璟乞嗣,朱棣不准。
南宁卫很多兄弟都是吴杰部下,吴杰在南宁卫是对大伙也极为照顾,所以兄弟们都为吴杰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