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二章 三国演义罗贯中【求追读】

朱重八虽打压士大夫,但依旧需要士大夫治理国家。

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士大夫又怎么可能会让简体汉字通行?

提高受教育的门槛,强化读书的难度,汉字越复杂、知识越难懂、文章规矩越多……

一系列操作下来,士大夫已经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存在,脱离了劳苦大众。

哪怕寒门,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自嘲的。

这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基业,又岂是赵城能够轻易撼动的!

……

不过,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去不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赵城誓要颠覆这皇权,荡平这天下。

掀翻士大夫对受教育权的垄断地位,是必须要做的事。

只是这件事太大,只能一点一点来!

“老先生,这是一本《新华字典》,是我们家那整理的简化汉字,能与繁体字对应起来的。”

赵城又从怀里取出一本厚字典,递到了老人手中。

“这东西,这么用啊?”

老先生疑惑,有字典,不会用那也没法啊。

他粗略看了《三国演义》,虽不能完全看懂,但也明白这书的不同寻常。

定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

但也要看得懂,才能说得出来啊!

赵城拉着老人坐下,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花费十来分钟的时间教会周老先生如何使用。

……

老先生有所悟,看着赵城宛若天人。

那罗贯中是什么人,他不知道,

这《新华字典》又是谁谁谁编制,他也不知道。

但这秦公子能拿出这等书籍,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老先生,这两本书的价值相比你也能猜到一二,尤其是这本《新华字典》,

佛说,相见即是有缘!

我们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也是缘分。

这两本书,我便送给你了。”

赵城不墨迹,直接将古代人惊为天书的东西送人。

他能送一本历史书给朱标,自然也能送《新华字典》给别人。

这虽是绝世武学,但若不能流通,不能广为流传,那与厕纸何异?

“这,万万使不得啊!”

老先生听闻,更是震惊,连连拒绝。

《三国演义》还好点,似乎江南那面很流行。

但这《新华字典》如此沉重,他一个半身入土的老人,如何承载?

书,并不重。

但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重若泰山啊!

“使得使得,老先生,我们有缘。”赵城连连把两本书塞到老人怀里,

“这本书的故事足够让你谋生了,若你有意,觉得受之有愧,那不妨将这本字典记载的简体字推广出去,

让天下更多的人识得字,学得理……”

赵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从基层入手,推行简体字。

当然了,这项重大的工程,一位说书先生也不可能完成。

这只是赵城临时起意,随手做了一件好事罢了!

“这……”

老先生还是犹豫,受之有愧啊!

在古代,一门谋生的能力,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那几乎是活命的根本。

老先生一个说书人,身后拖家带口十余人,很多开销都依靠他说书赚钱。

如今赵城给了这样一本故事书,还送给他一本举世罕见的字典。

此等恩情,哪是只言片语可以描述?

“欸,对了,我这里还有一本《水浒传》和《西游记》,也一并给你了。”

老人说话少,但真挚的情感,赵城感受得到,索性又取出《水浒传》和《西游记》,塞在老人怀里。

众生皆苦,人人皆在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