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旸现在过得好吗?
好个锤子。
虽然不久前他刚刚取得一场大胜,但这场大胜并未对魏军的主力大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阳平关大胜是狠狠挫败了魏军的锐气,但同时由于曹真受了难以启齿的伤,那场大胜也被曹真视为人生中的奇耻大辱。
当曹真在大军的护送下返回兴势之后,曹真一方面在大营中好好养伤,一方面则是严令魏军继续对汉中各城进行攻击。
既然曹真不打算退兵,那么不管于公于私,曹真接下来的作战方略便只有这一条。
魏军的士气是受到了颇大的影响不错,但汉魏两军之间的实力差距并没有改变。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再加上曹真那近乎不近人情的催促攻城,在过去的两个月之间,还是有着越来越多的城陷落了。
而最令糜旸感到愤恨的则是,曹真在攻下成固后,为了威慑汉中郡内的百姓,对成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大屠杀!
当糜旸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气的直接将身前的桌案掀翻。
屠城是魏军一向惯用的手段,糜旸的故乡徐州曾经便是深受其害者。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这是史书对魏军屠城手段的明确记载。
从这個记载就可以看出魏军的手段有多么的天怒人怨。
不然当年曹操南征时,为何会有数十万百姓吓得要与刘备一同南下江陵?
而据糜旸得到的情报可知,成固县在不久前也面临了“鸡犬无余,无复形迹”的惨剧。
军队屠城在当世,或者说在华夏的历史上,并不只有魏军做过。
历史上的军队屠城,一方面是为了震慑敌人的百姓,让他们不敢再生对抗之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振己方的士气。
毕竟在屠城期间,一切军纪都是无效的,军队可以肆意在城中烧杀抢掠,这可以极大满足军队的兽性。
由于历史上不止一家军队曾做过这种事,所以魏军屠城的手段,在当世并非没有支持者。
纵算是后世,也有一些黑了心的学者,认为魏军的屠城乃是无奈之举。
但糜旸是穿越者,无论是他在后世接受的教育,还是当世身为季汉人的操守,他心中都对魏军的屠城之举,有着极端的愤慨!
三家为心中各自理想而战,这不算错,慈不掌兵,战争中有多大的伤亡也都可以理解,但手无寸铁的百姓何辜?
况且魏军还同样是华夏子民,他们竟然将屠刀挥向本族人民,这更为丧心病狂!
当得知魏军在成固进行屠城之举后,由于心中的愤慨,糜旸在法邈等人面前咬牙切齿地说出了一个誓言:
“孤今以汉水起誓,若孤今生不能以血还血,令曹氏断绝香火,则孤死后不入糜氏宗庙。”
当听到糜旸的这个誓言后,法邈等臣子脸上都流露出惊讶之色。当世以某条著名的河流起誓,是有着神圣性的。
一旦某人这样做了,那他终生就不能违背这个誓言,否则他会世世代代会陷入人的口诛笔伐中。
这一点哪怕是天子也不能幸免。
特别是糜旸以“死不能入宗庙”为条件起誓,这在家族观念浓厚的当世,这样的誓言更是让糜旸无丝毫转圜余地。
没有人能够接受,死后牌位不入宗庙这样的严重后果。
而最重要的是,当世还有个重要的观念,那便是存亡断续。
也就是说哪怕最后大汉能击败曹魏重新夺回天下,那么按照存亡断续的观念,汉家天子也要为曹氏宗亲留下一丝血脉承继香火。
但糜旸的誓言很明显违背了这个当世人心中默认的潜规则,这无疑是一种对当世人价值观的挑战,将来更会令糜旸受到不少士林的清议。
哪怕在后世中,也肯定会有一些学者怀抱着圣人心态,对糜旸的行为进行抨击。但糜旸不在乎。
八尺男儿立于当世,必须要有心中的是非观,若因为忌惮些许舆论抨击而枉顾内心中的是非观,这样的懦夫行为,糜旸不屑为之。
有本事的话曹魏可以将他击杀,否则一旦来日让他成事,曹魏宗亲势必会为他们过往所作的恶事,付出应得的代价。
存亡断续不是不可以,但这应该只属于人类之间的温情,那些衣冠禽兽凭什么享受这种政治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