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以往讨好性的举动无法如以前一般引起主人的爱抚时,那些战马似乎意识到什么。
于是上千匹战马纷纷抬起马首朝天悲鸣起来。
凄怆的悲鸣声与这时在战场中依然不断在响起的汉军战鼓声混为一体,似乎在为那些死去的魏军骑兵奏响送行曲。
不无数的鲜血从魏军尸体身下流出,而后顺着地势快速汇聚在一起,朝着数千汉军的脚下快速流来。
魏军尸体流出的鲜血,最后汇聚成一条小型的血河。
形如新月的却月阵在血河的浇灌下,宛如一轮血月倒扣在汉水的河岸上,楼船上的汉军在看到这一幕后,却觉得热血沸腾。
残月沾血,战场中属于敌军的喧嚣已然过去,唯有属于的汉军战鼓依然在敲响着。
而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在组成却月阵的那两千多汉军士卒心中感觉最强烈。
他们是直面魏军数万骑军攻击的人,他们当然最能清楚魏军骑军方才带来的威势。
同时他们也是被关羽从全军中精挑细选出的善战之卒,能被关羽选中说明他们都打过不少恶仗。
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一开始在面对带着无匹之势呼啸而来的魏军骑军时,心中还是难免出现惧怕。
但是他们在关羽的安排下,组成一种以前从未见过的大阵。
然后他们在这种大阵的帮助下,顺利以少胜多,以步克骑,达成了一件似乎不可能完全的任务,这让他们的心中怎么能不感到热血沸腾?
以步克骑并非没有名将做到过,但能在将近十倍的兵力差之下,击败天下闻名的北方骑兵,这种战绩足以震惊当世。
这一仗将来必定被记载在史书上名传千古,而他们也将获得莫大的荣誉。
在意识到这点后,刚刚从大胜中的喜悦清醒过来的数千汉军士卒,纷纷举起手中的槊欢呼起来。
沾满敌人血液的槊尖在被举起后,敌人的血液顺着槊尖沿着槊身缓缓下流,最后一点点滴落在两千多汉军勇士的手中。
敌人的鲜血是对这两千多汉军勇士的最好的赞誉。
无论关羽所布置的却月阵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多大的效用,但是若没有这两千多坚决阻敌的汉军勇士,那么再好的阵型也发挥不出效用。
当两千多汉军的欢呼声传到汉水上的楼船上时,关羽适时停止了击鼓。
在刚才数万魏军骑军冲击却月阵的过程中,由汉大将军关羽所引领的击鼓声一直没有停歇过。
可以说这雄壮豪迈,连绵不绝的鼓声,是刚才那场大战中直接提振汉军士气的最重要保障。
人都有畏惧心理,既然魏军骑军会在大量死伤之下产生畏惧,那么汉军自然也会。
但是在汉军产生畏惧心理的时候,是关羽亲自擂鼓鼓舞士气,更是关羽及时调来众多汉军战船作为岸上汉军的坚定屏障。
若没有关羽,可能还未等魏军骑军冲到近前,有不少汉军都已经吓得丢掉了手中的武器。
以现在关羽在大军中的威望,哪怕他特地出现在两军阵前,只要汉军知道他在背后,那么汉军的士气就不会有太大的损伤。
关羽现在在大汉中的地位早已超出一般统兵大将,他已经成为汉军心目中的精神领袖。
而当听到岸上汉军的欢呼声之后,关羽也意识到这场仗他取得了胜利。
在意识到这点后,关羽停止敲鼓将鼓槌扔给一旁的亲卫。
可是当鼓槌脱手之后,关羽立马就感觉到一股肌肉的酸痛感传来,特别是当初受伤严重的那只手臂。
察觉到这股酸痛感,关羽只是随意地挥挥手想驱散这股酸痛感,并没有太过在意。
这要是在他年轻时,他连续敲上一天的战鼓,都不会觉得有什么。
在将鼓槌扔给身旁的亲卫之后,关羽大步来到楼船的女墙边朝着下方望去。
当看到岸上的一幕后,他的脸上露出些许笑容。
而当关羽站在楼船上的女墙边上时,周围战船上的汉军在看到关羽的身影出现后,亦如岸上的汉军一般高兴的欢呼起来。
虽然今日具体指挥战役的是傅肜与廖化,但是汉军上下都知道,安排这场战役的是主帅是他们的大将军关羽。
而且今日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却月阵之所以能在数百年前的华夏大地上提前出现,最大的功臣不是糜旸,而是关羽。
却月阵要想成功实行,关键点并不是战车,组成却月阵的关键点是地形与水军。
战车克制骑军,在许多兵书上都有记载,这个方法有许多名将也曾经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