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中午,汪家这宅子,热闹起来,颇有些人气。

汪汝瑛是小娘子,埋的简单,和她父母在一块就完了。

家里还能来这么些人,是为活人,为汪汝迁。

本来,有尤二压着,汪汝迁也没这人气。

现在,尤二死了,虽然还没埋,或许要怎么风光大葬。再怎么葬也是死了。

廖家舅父、大姨都是忙自己的,尤家的事轮不到他们管。

就算尤二死了,也讨不来公道。能这样安神点都不错了。

廖家老外婆也来了,几个人陪着她在屋里哭。

本来,汪汝迁的娘算熬出头了,这中举,和秀才不一样。

这么年轻又有才,怎么都能有个盼头。

那尤二只要不欺人太甚,他就欺人太甚了。

廖焕拿出五两银子,好好请大家吃一顿,如果还嫌差那就没办法了。

街坊邻居虽然怕尤二,也是帮了忙的。

这会儿借桌子,各家拿菜、拿鸡蛋来,让这气氛算不上热闹、但体面一些。

野蔓坐在屋里。

家徒四壁的好处,是摆桌子方便。

别的人坐院子里,这厢房摆一张桌,坐着好得很。

莫晓娟和大女儿在这儿伺候,没有自己带吃的,就等着廖家做好端来。

莫晓娟坐在板凳上,离主子不远,低声说:“人挺好。”

野蔓点头:“这得你们自己看好,日子是你们过,我说了不算。”

莫晓娟母女特别感激,几个主子能这么好?

廖家的人也确实不错,想太好的,人家真不一定愿意娶。

至于差着十几岁,总比给老头做小妾强多了。

要知道,给老头做小妾的还不少,有好下场的没几个。

小彭氏端着几大碗菜过来,对于小娘子也是十分感激。

外甥愿意卖身,这是给他一个容身之处。如果能赏识、能抬举,以后也是能过好。

而且,给大郎一个媳妇,人看着挺不错。

虽说,能买一个。问题是,廖家没银子。

要不然,哪里还有光棍?光棍还不少,不聋不哑的不瞎不瘸的、打光棍的都有,就是穷。买的老婆还可能跑了。板桥乡这儿、跑起来还容易。

哪怕她跑了下场不好,跑了对这家也不好。

廖家都见过捡的,女子也可怜,大家都可怜。

外边,来个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