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青年问道。
“大家如果出钱的话,以后的过路费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返给大家。”
众人这才明白了朱桂这集资修路之事。
有人觉得这是代王没钱还死要面子的表现。
不过也有人选择相信了这位小王爷,那位儒商青年第一个就表示了愿意和代王府合作。
至于剩下的一众小商人,大部分都选择了静观其变。
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情报,这位小王爷因为涉足盐税已经被人参了一本。
现在他又用免税的方式招工,恐怕他这个藩王能做多久还是两说之事。
要是他们今日投了钱,明天这位小王爷就被押回南京,那他们可就血本无归了。
不过虽然这些商人选择了观望,但代王府的修路计划很快便闹的满城风雨了。
原来代王府这次发钱是为了征召民夫进行修路。
本地的官绅世家对此都是不屑一顾。
在他们看来,这位小王爷虽然有点手段,能弄出精盐,赚了不少钱,但他还是太年轻了,不仅触犯了大明律法,还异想天开。
可要说为了政绩,作为藩王,这云州是他的封地,自然不用费那个事。
但要说真要修路,别说是把府内四州七县的路都修一遍,就是这大同府城内的路,都不是一时半刻能修好的。
大同府本地势力对代王府的修路计划并不看好,可那些得了好处的寻常百姓这次却对代王的事情十分积极。
他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待他们这般好的官员,更不要说是一位王爷了。
所以当第二天代王府的人向登记过的青壮发出征召的时候,所有人都积极响应。
当天从代王府通向大同府四处城门的路便动工了。
儒商青年徐成林专门负责这次工人日常饮食的供应。
没错,除了预支薪酬外,代王府还为所有修路的工人提供每日两餐,而且伙食的标准也出奇的高。
一荤两素加上白馍,这可是普通家庭逢年过节才有的饮食。
从代王府传出的的话‘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据说是代王本王说的。
修路的沙子和石子都是从城外的一座山上运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