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如果你们要选徒弟的话,我建议就先从这批小孩子里面挑吧。这其中倒是有些八九岁到十来岁的,正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在我这里无非是接受大锅饭式的集体教育,如果你们愿意带在身边单独教导的话,也许将来可以成为很好的助手。”

听到这番话,大伙儿各自盘算起来,有些人觉得带小孩太麻烦,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接受能力虽强,但也是最爱调皮捣蛋的时候。但有些人倒不在乎这些,有个孩子在身边反而热闹些。而且这年头普遍成人早,十来岁小孩教个三四年就可以独当一面了。将来即使学不会那些太高深的科学理论,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帮手。

之后大伙儿对于收徒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探讨,最终决定就以郭逸那间培训学校为基础,就从他那个“少儿班”开始,逐年招生建立起短毛的系统教育体系。而在接受科班教育的低龄小朋友们中学毕业之前,则先用中国传统的“师徒”方式带几个小跟班出来。

第四百五十八章 选举(上)

本次全体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便是选举新一届的十五名管理委员会成员。

和所有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政治团体组织一样,琼海号上这群穿越众的组织体系也是从无到有,慢慢完善的。而且由于他们是来自于一个政治权利极端匮乏的社会,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下,所有人对于自身权利都看得很重,唯恐受到原先社会的那种来自上位者的压迫——尽管在这里他们本身就是上位者,但原有的小市民心态一时间还很难纠正过来。

因此他们在建立政治体制方面的每一次探索都表现得非常小心翼翼——所有人完全平等,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这是唯一被所有人公认的,构成他们这个组织团体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各人的学识素养不同;对事物的判断力自有高下之分,在后来生活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种种差别。

在“谁主张谁实施”那段日子里,有些人表现得很适应,作出的判断总是能够符合实际,想做的事情也总是能成,自然获得大家的信任与拥戴。而另一些人则较为死板,或者是太过于异想天开,几次行动一失败,就没人愿意相信他了……由此,团队中的领跑者们自然产生。

当然人是最会抱团的动物,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下。从登陆以后最简单的一组二组划分开始,到后期大家渐渐熟悉,根据各人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以及相互关系等等自然划分出了不同的专业组织。琼海号上一百三十九个人,大约分成了七八个不同的小团队,各自在集体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比如负责提供粮食的农业组;提供工业制成品的工业组;提供卫生服务的医院;负责为集体赚钱的贸易公司;还有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对外扩张业务的陆海军……等等。

琼海军的权力架构实际上就是由这若干小团队组成,而这些小团队的领导者,就自然被选举为委员会成员——前两次的委员会选举,当选人员几乎没什么变化,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这一次的选举本来似乎也应该如此,因为这一百三十九人中能力比较强,工作出色,能够得到大家信任的也还是那些人。可是在选举开始之前,李明远老教授的一番话却打破了这一常规……

正如庞雨先前所猜测的那样,李明远教授在选举开始前宣布他不再作为候选人参加此次选举。但老爷子说出的理由却并非解席先前所料想的是年老体衰,而是另外一条令他们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到目前为止,感谢大家的信任,我已担任了两届委员会主席。虽然这主席一职只是虚衔,在此之前我们也没有关于连选连任的约定。但是我想,有些事情,我们还是按照传统习惯来处理比较合适——我今后不会再担任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了,这一次也不参加委员会成员的竞选。”

这么一番话说出来,会场里再度一片寂静,大伙儿在感到惊讶的同时,却又颇有惶恐之感——虽然老爷子很谦虚,说他这主席职务只是虚衔。但实际上,人人都知道,这些年来琼海军的方针政策主要是依靠老爷子在把关……自一六二九年在红牌港登陆以来,这群现代社会中的普通游客能从一盘散沙,到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成为雄据一方的强大武装势力,正是因为李老教授凭他深厚的历史功底牢牢为琼海号把着舵,使他们在明末乱流中总能找准正确的历史方向,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结果。

到现在,大家已经都习惯了当前的模式——有什么话题都敢在全体大会上拿出来说,哪怕胡说八道也没关系,反正有个睿智老头子给他们擦屁股,总会把事情处理好的。

先前肖朗大喊“进攻沈阳”便是如此——他又不是笨蛋,当然知道这条提议根本就不切实际,但照样敢大喊出来,无非是因为当前分工明确:分析定策自有老爷子和参谋组把关,带兵打仗全是军事组的职责,他不必为自己的白痴言论负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