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川军则恰恰相反,属于爹爹不亲姥姥不爱的货色,屡屡受到歧视不说,很多最倒霉,最危险的苦活儿都是他们干——比方说前段时间伐木,人家都安排了附近的,就他们被派到河对面去砍树,不得不硬着头皮跑来跟琼海军打交道。
此后的立寨就更明显了——明军大营抱成一团,把战力最强的辽镇放到外围,对琼海军隐隐形成监视之意。但唯独川军营被赶过来与琼州军做伴,谁都能看出这是要他们充当人肉警报器的作用——琼镇若要作乱,肯定先收拾川军,这样其他部队就有时间做准备了。
可怜的川军,千里迢迢跑来助战,却被如此对待,解席等人就很奇怪——那你们还来干啥呢?人家既然不待见,那还不如家里待着呢。
王参将却又叹一口气,说这也是无可奈何啊。
——前不久的奢安之乱,仅靠川军自己搞不定,朝廷不得不征调了大批外省军队入川平叛。如今奢乱大致平定下去,作为先前接受了其他省份帮助的川军就要考虑还债了——借兵这种事情其实就跟借钱差不多,总要有借有还的。否则光一味请求人家帮忙,而自己没有付出,那很快人家都不肯来了。
所以最近这几年川军调动频繁,只要外省一有战事,他们就得出兵相助,完全没有拒绝余地——说起来上次王尊德进攻琼州府,也有一部川军助战的,后来侥幸得以归还。王参将虽然没具体跟那批官兵打过交道,但也听说是琼州髡人存心放了他们一马。所以他才敢过来交涉,而不像其他部队那样对琼海军视之如虎。
……上头官员要面子讲信义,他们下头这些当兵的可就苦了——这年头交通不便,外出旅行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这条规律对军队也同样适用,何况蜀道更是出了名的不好走。军队每出来一趟消耗都非常大,可朝廷补充的物资盘费却总是不够,指望沿途官府供应也很不可靠,有一顿没一顿的。
——就连这场山东叛乱本身,也就是因为沿途官员不肯给过路军队提供补给才造成。最初发动叛乱的孔有德等人,原本也是一支去支援辽东战场的客军身份。
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气的辽军与可爱的川军(下)
所以很多时候还要靠军队自己筹集,同在大明境内,抢是不能抢的,只能花钱买——可钱从哪儿来呢?没办法,川军弟兄们只好发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出兵的时候就带着大批土特产一同出川。
在这个遍地是关卡,土匪如牛毛的年代,物流输送及其困难,很多商品输送到几十里之外价格就要翻倍。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经商反而有着天然优势——他们不需要交纳任何捐税,也没哪家土匪敢来抢劫他们。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不少特产只要能运出川来就可以翻上好几倍的利,运货远比运粮运银要划算得多。王参将他们一路走一路把货物断断续续出手,换取军粮物资,靠这个来支撑军队的开销,这才坚持到了目的地。
“所以只剩下最后这些了,不过绝对都是好货色——怎么样,解兄弟,看看有没有用得上的,咱们这边价格一定公道!一时没钱也没关系,咱们可以交换!”
此时王参将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丝毫不似武人,倒是象极了许敬莫大鹏之类的商人。而解席这边几个人跟商人打交道都不是一回两回了,见了反而更觉亲切些。
“好吧,那你想换些什么……我们?我们东西很多的。”
双方就在这处充满药香的帐篷里开始了商业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他们更加确定了一件事——这位王参将果然还是更适合作商人一些。先前什么请客啊,送礼啊,叹苦经啊……多半全是为了此时搞推销的伏笔呢。
老王最初的期望是想用川中特产换军用品——例如火枪大炮之类,在听这边斩钉截铁告知琼州军从来不卖军火之后难免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当敖萨扬拿出贸易公司专门制作的商品目录后,他的眼睛一下子又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