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不然,恰恰是这种‘切身体会’最为宝贵——如果事先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到了战场上可是要用人命来换的。”

“没错,我们以前从没有真正和骑兵部队交手过,而这次在山东很可能会遇上。将来更是肯定要面对满蒙骑兵,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必不可少——徐工程师这件装备提供得非常及时!”

听解席也表达了支持之意,徐慧笑了笑对他们俩表示感谢,随后便又展开了更为详细的介绍。

——正如北纬所说,这套系统的用途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应用到士兵训练中,却是一项非常大的进步。能够在上战场之前就预先让士兵对于骑兵的奔袭有个直观印象,知道自己该怎么应对,这种经验是非常宝贵的。

唐健他们当初建军时所用的编制模式是直接基于现代小集群突击战术,而非一度流行的列阵而战,排队枪毙模式。相对他们手中的单发纸壳弹步枪,这种编制方式其实是稍微有点超前了——纸壳弹步枪的火力强度和密度终究还是有点弱,尤其是在面对数量众多,突击速度较快的集群冲锋时,就算加上火炮和手榴弹也未必可以轻易粉碎对方的突击——例如碰上大群的骑兵。

因此士兵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这个年代其他任何军队的战阵不同,短毛军在面对敌人时部队较为分散,一个人身边往往不过十来个,甚至只有两三个战友陪伴,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意志,以及成熟的战术方法,就很容易产生惊恐或者沮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作战技能的发挥。

而徐慧的这套系统正可以弥补以往训练中在此一方面的不足,尽管用这种方式来模拟骑兵冲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轨道的路线过于单一,无法模拟敌军从四面围攻的态势;而这些模拟骑兵的规模也很有限——长达数百米的金属轨道不可能造上很多,这样就无法营造出那种千军万马的气势……等等诸如此类的许多缺点。

但最为重要的一点却是能够做到的:当士兵以班组为单位逐一经过几次这种实弹训练后,他们至少对于敌人的快速突击有了一个直观印象,也知道该怎么应付了。通过在模拟过程中的开枪数字,他们大致可以推算出自己的这支小部队能够对付多少敌人,只要对方数量不高于这个数字,士兵们的信心就会很足。

而在看到对面有一个,或者是一群黑乎乎大家伙朝自己扑过来的时候,每一个单兵都明白自己该什么时候举枪射击,对于弹道,提前量,以及射速控制等等方面,在心中都大致有了个初步感觉——也许还不太准确,但这种“感觉”已经足够支撑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下去,而不是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这些差异,却正是造就一支精锐之师和菜鸟弱旅之间的最大区别。

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军的新要求

此后的两个月,所有预定要被派往山东地区的部队和相关人员都陆续接受了与新装备有关的“针对性训练”。解席对此非常认真,他不但要求部队熟悉用火枪射击骑兵的战术,还要求各个小分队装上刺刀,进入轨道区,练习用刺刀对抗马上骑士的能力。

“虽然不作为主要战术,但万一被骑兵冲到身前了,总不能没有一战之力。到时候千万不要跑,骑兵最善于从背后追砍逃跑之敌,正面搏杀还有希望,在骑兵面前逃跑必死无疑!”

解席如此对部下要求道,而轮到北纬来整训这些士兵时则又是另一番说法:

“步枪就算装上了刺刀,终究不如长矛。解营长的要求更多是基于精神层面,步兵必须有正面硬撼骑兵的胆气。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主张与骑兵正面硬拼,那是最后实在无可奈何之下的做法——我军之所以不列战阵,不配重甲,多采用小集群战术,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单兵的轻便灵活。你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地形与遮蔽物:一座土丘,一段沟渠,或者哪怕是几株枯木,在这种时候都可以成为很大的助力。”

“……没有地形怎么办?笨蛋!发给你们的工兵铲是干啥用的?记住,步兵是最最不能偷懒的兵种,只要勤快点,大地本身就是你们最好的掩护。哪怕在大平原上,只要抓紧挖几条壕沟出来,骑兵就只是一堆活动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