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庞雨对此颇感奇怪,但张陵却苦笑着告诉他——千户官名义上可以统带好几千人,但实际上,当前明军中没有一支军队的战斗兵会达到这个实数。吃空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明朝军队中有大量后勤和辅助人员,这些人平时不训练,基本无装备,但都要算在士兵数里头,打仗时也会被驱策冲在最前头——作为消耗品。

“在我陕西老家那边,一个千户官手下能有三百敢战之士,就已经堪称强军了。作战时以这三百人为核心,足可以驱使数千杂兵冲锋陷阵。打上几仗后,杂兵如果运气好没死没残,见血不晕,也学会杀人的基本技巧了,自然也变成了敢战之士。然后再以此等精锐夹杂新募之军……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是战事顺利的作法。”

“倘若战局有所不利,则抛下前方弱旅,携核心队伍退走。这样精锐就可以保全,若手头还有资财的话,回头再招募些青壮,短时间内又能建起一支新军——这是咱们官兵的做法。若象那些流寇所为:直接烧杀个几座村镇,转眼间就能裹挟出数万人来,连军饷带粮草都有了。所以流寇总是剿灭不尽。”

张陵简略向庞雨介绍了他所熟悉的大明军作战方式,顺便也把陕西那边农民军的战术谈了谈——他跟那些“农民起义军”可没少打过仗。

“象你们这样不分主次,把全军都武装到牙齿的,可真是有够奢华……不过很实用啊。用兵时无需再考虑哪些人是精锐可用,哪些人只能留守——拉出去就能用!”

那些新兵自然还不能接触火器,而且还要经过训练才可放心使用。跟短毛的军队接触得多了,张陵现在也开始使用短毛的练兵法,别的不说,每天早晨绕城墙跑个三四里地已经是他们“新琼州卫”练兵的必备项目。

在增加了琼州卫的编制,并且用火器把那两支部队都武装起来之后,琼州府就一点都不显得“空虚”了。在当地老百姓眼里,这里的防御力量反而大大增强——毕竟老百姓平时和短毛军正规接触不多,看到最多的反而是这些准军事力量。

同样的感觉,也落在外部势力的探子们眼中。如果说先前解大头领亲自率军出征还让周边某些团伙有过蠢蠢欲动想法的话,新冒出来的琼州卫,很快便打消了那些人的念头。

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科?

“我的爷,全都拿上火铳了……他们真是大明的军队么?”

当肩扛西洋火绳枪的新琼州卫官兵挺胸凸肚出现在白沙港时,码头上无论新老客户,眼神都有些发直。一直以来在当地百姓的印象中,总是短毛,西洋人用火器,而大明军依然是使用传统冷兵器居多。

但自从前些日子那一战后,火器的巨大威力已经四处传扬开来。老百姓可不知道火枪之中还有种种复杂区别,他们只晓得拿火铳的军队肯定比拿大刀厉害。眼看短毛军杀出去一大批,这边守备明军却又都换上了火器,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觉得——短毛新打了胜仗,势力大涨,这是要开疆拓土啊!

于是庞雨原先仅仅为了充实本地守备力量而加强准军事部队的手法又带来一项意外收获——很多原先对他们保持敬而远之态度的人——主要是一些读书人,这时候反而自己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投靠,其中甚至包括那个当初给他们送过嘲讽匾额的酸秀才吴某也在其中。

对这些人他全部丢给王璞安排了,王介山已经抱怨过好几次人手不足。随着海南岛各处对短毛势力的臣服,各地的人事要求又重新集中到琼州府城来,而州府却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向大明中央政府要求派遣官员,在府城这一环就卡住了。

不仅仅是地方上缺人,琼州府本身也缺人——现在短毛控制区的管理机构是两条线:凡是和穿越众有关的项目,例如贸易,工厂,市场,基础建设之类,都是穿越众自己在管理,州府衙门不敢干涉。但其它和穿越众没关系的,或是他们懒得去管理的民政事务,依然是原来的明朝官府在处置。

在临高这样的“老占领区”,因为当地土地和人口大都被纳入了农场,工厂,以及港口码头和修造船场等穿越众所建立的单位,临高县衙已经差不多被架空——程叶高程大县令基本处在半失业状态,偶尔上个堂也就打打瞌睡。他的师爷李长迁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帮短毛做事,县衙门里的差役绝大多数跳槽去临高城管大队当差了,剩下一些没有被短毛挑上的老弱病残,只好每天和长官一起打瞌睡晒太阳……不过他们倒没什么怨言。因为短毛从来不少他们的薪水,程叶高本人反正拿盐场分红的,也乐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