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巧合还是故意

潼关是军城,军城实行军法,没有滋生商业的土壤。

所以,大唐四面八方的货物,还有转运的大船,就全都聚集在了风陵渡这个水上要道的大渡口。

站在风陵渡口,李承乾张拯一行人就算是踏入了蒲州的土地。

蒲州属于河东道,乃是关中的东大门,关系到大唐中央所在关中地区与河东、河北邻区的密切联系。

在大唐前期,作为“京邑所资”的河东地区。

就其经济力量与实践功能而言,当指山西中南部的黄河流域及其支流所在的蒲、晋、绛、汾诸州。

其中,蒲州的特殊重要性还在于,它是黄河以北尤其是河东道与河北道租税物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

所以,蒲州的重要性对于整个大唐而已,自然不用多说。

待将士们缓和了一下坐船留下的后遗症。

李承乾便下令继续赶路。

蒲州虽然重要,也是属于河东道境内,却不是他和张拯此行的目的地。

既然度过了黄河,那径直前往晋阳才是正理。

李承乾继续坐马车,张拯依旧选择骑马伴驾。

在风陵渡口补充了一些清水,队伍便继续启程。

照李承乾说的,不入晋阳不进城。

所以将士们想要修整,只能加快赶路的速度。

出了风陵渡,道路就没有在关中时好走了。

即便是官道,也不再像关中那般平整宽阔。

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官道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可想而知,坐在马车里的李承乾是何等的颠簸。

张拯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决定点了个赞。

出了风陵渡之后,常言就消失了一会儿。

不过常言对于全军将士而言,只不过是一个阉人而已。

包括李承乾,也不会去在意常言的行踪,只需要自己需要他时,常言能出现在身边就行。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张拯。

张拯自潼关之时就一直在留意着常言。

在船上说的那些话,一半是说给李承乾听。

另一半,也是说给常言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