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宽快步走来,将一份供词呈给张铉道:“启禀大帅,已经审讯结束,杜伏威和辅公祐各率一支军队,分别藏身在庐江郡隐龙山和半阳山,两地相距一百五十里,这是详细供词!”
张铉接过供词看了看,他随即又写了一份军令,让士兵用飞鸽传给来护儿和罗士信,令他们派斥候去两地确认,光凭一份供词,张铉还不能完全肯定。
……
虽然发生在黄家仓库之事只是一件意外的偶遇,但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首先以粮食为线索,张铉初步找到了杜伏威的藏身之处,其次他收获了五万石粮食和一百八十艘货船,加上之前来护儿缴获的粮食和船只,他们已经到手近十万石粮食和四百艘货船,足以让李清明组建一支强大的货运船队。
粮食也可以交给李清明建立常平仓,用来在关键时刻平抑粮价。
数日后,张铉的船队抵达了江阳县码头,先一步得到消息的李清明以及刚刚抵达江都负责赈灾的黄菊一起来到码头迎接。
张铉走下船板,李清明和黄菊立刻上前躬身行礼,“微臣参见殿下!”
张铉看了看黄菊,问道:“黄使君和家里有过联系吗?”
“微臣今天上午刚到江都,还没有来得及和家人联系。”
“我给你祖父写了一封信,估计他们这几天就会来江都,你要先替他们安排一个住处。”
“黄家在江都有宅子,倒不用专门准备,不过……殿下,黄家出了什么事?”黄菊不解地问道。
“没什么,黄家再立功劳,让我们端了杜伏威最大的粮仓。”
张铉回头对杜文逊道:“杜参军,你来告诉黄使君吧!”
杜文逊行一礼,一摆手道:“黄使君,我们这边走!”
两人走到一边去详谈,这时,李清明连忙道:“殿下,有中都的最新消息。”
“是不是双方达成妥协了?”张铉笑问道。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