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二十万士兵关键在于人口,不仅士兵吃饭,还有兵器、盔甲损耗补充,要有人开矿冶铁,要有人打造兵器盔甲,还有军马供养等等。
一般而言,极限供养就是六名青壮养一个士兵,这对民众剥削极重,十个青壮养一名士兵,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但由于生产力不高,也显得十分吃力。
但就是这样,二十万大军也需要两百万青壮,加上他们的家人、孩子,至少一千万人口,大隋的百万大军就是由五千万人口来供养。
张铉很清楚这一点,从目前他控制的地盘和人口而言,供养二十万大军还是比较吃力,所以他心中着实有点担心。
李纲沉思片刻道:“如果从眼下来说,我们得了潞水仓的库存,加上李渊的赎回士兵的钱粮,招募五万军队足足有余了,关键是要持久,包括兵器供应,钱粮支撑,仅仅靠河北和青州两地,支撑二十万军队还是有点沉重,但如果军屯做得好,使军队粮食能够自给,我想二十万大军勉强能够维持。”
李纲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们现在还可以吃吃隋朝的老底,但要长期维持就必须加强军屯,军队在粮食上能自给,这样就可以减轻对郡县官府的税赋压力,有利于经济恢复。
李纲又继续道:“目前长安上田的田税是每亩两升两合,户税是每年两千文,我们田税和户税与长安基本上持平,至于中原各郡的税赋极重,达到每亩五到六升,是我们和长安的三倍,商税和户部也同样沉重。
中原人口必然是向河北和关陇两地流动,但长安的田税我听说李渊即位后将降为一升八合,同时限制佃农地租,这些措施或许吸引不了河北、青州民众,但对中原人口的吸引力却很大,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纲的一席话揭开了一个无情的事实,李渊拥有并州南部、关中和巴蜀三大粮仓,他便可以在同样保持二十万大军的基础上减税,但他张铉却没有这个条件,要么减少军队数量,要么加税,否则无法可李渊抗衡,这就是双方实力差异。
所以李纲提出了加大军屯的方案,增加军队粮食自给,那就能养活二十万大军和李渊抗衡了,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青州军本身就有军屯制度,四成的军粮都是靠军屯解决,如果能把军队自给率提升到七成以上,那他们也可以降税了。
这时,李靖在一旁说道:“李尚书开源的想法很多,军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不过我也有一个方案,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缺口。”
众人一起向李靖望去,张铉笑道:“李司马尽管畅所欲言!”
李靖点点头道:“我在马邑郡为官多年,虽然马邑郡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但很少听说马邑郡有饥荒的问题,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马邑郡能从草原获得肉食供应。”
众人立刻明白了李靖的意思,李纲道:“李司马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和草原贸易,以获得肉食,也算是对粮食的一种补充,是吗?”
“其实如果肉食充足,对士兵的体质是一个很大的提高,粮食消耗也会相应减少,我曾经算过,如果没有油水肉食,一名壮汉每天要吃一斗米才能饱,如果每天有一斤肉,那么每天半斗米就能吃饱,而且体力和力量都会加大,所以肉食对士兵非常重要。”
李景沉吟一下道:“不知司马想过没有,二十万大军,每年至少需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头牛羊,丝绸、布匹、陶瓷他们的需要量其实也不大,那我们用什么才能和草原大量交换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