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瑀连忙安排小船陪同张铉进了龙潭,龙潭内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只,遮天蔽日,延绵数十里,从岸上根本找不到他想要的船只,一直走了七八里,何正瑀一指前方两艘停泊在河中央的大船,“这就是了!”
尽管这两艘船有点破旧了,但张铉还是一眼认出了它们,正是他想找的两艘横洋舟,船体异常庞大,落魄地和数百艘运草料粮食的船只混迹在一起,让张铉心中暗暗叹息,国之重器竟然被冷落到这种地步,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大隋王朝的没落。
旁边陪同他们看船的老吏却是懂行之人,他也叹息一声道:“当年大隋全盛之时,我们在洛阳和江宁各造了十艘这样的远洋大舟,现在只剩下两艘,已经没有人把它们放在心上了。”
张铉看了他一眼,笑问道:“这位大哥怎么称呼?”
“不敢,小人叫王衡,原是洛阳造船场的副管事。”
张铉心中一动,他感觉这个身材瘦小的老吏在暗示自己,他既然是洛阳造船场副管事,那他一定很了解这两艘横洋舟。
张铉便对何正瑀笑道:“何署丞,我对船只不太了解,正好缺一个懂船之人,不如把你的这位手下也一并借给我吧!”
“这个……”
何正瑀回头看了一眼王衡,王衡连忙道:“卑职愿意跟随张将军南下。”
何正瑀不敢拒绝张铉,只得答应了,“好吧!我没有意见。”
众人上了岸,何正瑀去安排船只,张铉这才对王衡笑道:“我没猜错的话,这两艘横洋舟就是王管事亲自监造,对吧!”
王衡躬身行一礼,眼睛有点湿润了,声音哽咽道:“天下只有将军懂得它的重要,我王衡怎能不跟随将军!”
第486章 武娘往事
和徐州剿匪胜利回师受到盛大欢迎不同,这次张铉从马邑郡返回却无声无息。
一方面固然是勤王的详细战报还没有传到江淮,但更重要是塞北勤王和江淮基本无关,它不会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人们自然也不会太关心,不像徐州剿匪,事关通济渠运输,牵涉千千万万家庭的生计。
张铉军队是在夜里返回了山阳县,不过让张铉感到意外的是,他次妻谢武娘竟然也赶到了山阳县迎接他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