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页

好在齐军无胆,一直龟缩于夷仪、高唐、平阴以及齐长城一线。

而考虑到吴国也刚刚和楚国结束一场大战,吴王夫差没有尽遣吴甲北上,他先派遣数千人进入彭城附近,协助宋公纠维持现状,按照屈敖送来的密信,要到明年江淮间运河修通,夫差才会挥师北侵——不过随着赵吴矛盾日益摆上台面,屈敖是越来越受提防了,他现在除了协助伍子胥修凿邗沟外,竟无一官半职。

吴国有自己实力不济,必须拖到明年的苦衷,赵无恤又何尝没有呢?

他也向孙武请教过如何对吴、齐作战,但孙武在赵氏与秦魏为敌时还不吝建言,让赵无恤制定了起兵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三线大包围战略。可轮到他的老东家和母国时,却一言不发了,只是拐弯抹角地说什么“役不再籍,粮不三载。”这意思是,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

此言正好戳中赵氏的要害,经过大半年的鏖战,赵氏已经透支了数年之粮,武卒疲惫,役兵的心思也全在家里的田地上,甚至连攒了几年的万余匹战马,也在千里奔袭中死伤近半,虞喜的代郡骑兵已经有不少人无马可骑……

若再穷兵黩武,与齐、吴立刻展开长年累月的大战,只怕国内也会吃不消。

“赵氏今年内无法再用兵于千里之外,故宋国的局势,只能让曹、鲁遣兵去支援,维持现状。”

在赵无恤的计划里,救宋、伐齐、抗吴之役只能推迟到明年,和夫差一样,他同样要等一条运河挖通,那就是子贡忙活了三四年的“菏水”。

铁路公路修到哪,现代文明的征服就能到哪,上古时代也一样,运河修到哪,大军就能调度到哪……

“一旦明年春天菏水修成,将连接济水和泗水,使得赵氏的兵卒和粮食可以直接从大河抵达泗上,如此方能与吴国争雄!”

“不过这还有一前提。”在朝歌举行的军议上,赵无恤的手指缘济水而上,到达了河济交汇之处……

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定陶)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赵无恤所指的济水河道,其实也是黄河的一条故道,在荥口分离,又独自东奔。

而荥口,现在仍在郑国境内!

旧仇新怨,正好一起报了!

赵无恤对众人言道:“昔日晋楚欲争中原,必先争郑,如今吾等欲宋国,必先占据济水,救宋之役,当从伐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