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想到这里,咸丰就直挺挺的站在龙椅前不动弹。按照满清的规矩,皇帝不走,太监不能让这帮大臣们礼毕。大臣们不能礼毕,他们就得低头弓腰撅腚的跪伏在金銮殿上。此时抬起头看皇帝是不是真的走了,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

低头弓腰撅腚的跪伏姿势可是相当的不舒服,一群年轻的官员还好些。而年长的官员们就这么跪了不到五分钟,就有些顶不住了。

看着这帮人颤抖,甚至有些东倒西歪的模样,咸丰总算是稍稍出了口气。他重重哼了一声,背着手离开了金銮殿。听着皇帝离开时的脚步声,所有官员们心中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大部分官员心中的想法都是相同的,“难熬的一天又算是熬过去了!”

第42章 回师(三)

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三人都是从广西打到天津的战将,打仗走过的路虽然不到两万五千里,但是有近万里却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这三人里头原本只有林凤祥一个人愿意主动与韦泽相处,等到李开芳与吉文元两人发现韦泽手头有不少地图之后,这两人也勉强将面子这玩意抛在一边,每天板着脸到韦泽这里研究起地图来。

只要打过足够多的仗,走过足够远的路,将领们自然知道地图的重要性。对着地图对战斗进行复盘,曾经笼罩战场的战争迷雾也消散了不少。而此时韦泽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这件看似可以放在更靠后来做的事情。

部队并没有选择快速南下,毕竟直隶还有僧格林沁的骑兵,如果太快的撤退,就会给僧格林沁的骑兵以可乘之机。所以韦泽的部队每日只走40里地,各军都要安排比较稳妥的营地,排在最前面的部队自然是最辛苦的,不用说,这份工作由韦泽的部队承担下来。

后卫的部队除了要小心谨慎之外,还牵扯到对帐篷等军用物资的回收。回收下来的物资由船队在运河上实施输送。这也是韦泽的部队负责的工作。

北伐军处在最安全,行军也相对来讲最惬意的中军靠前的位置。韦泽的骑兵,北伐军的骑兵,以及捻军的骑兵们相对比较辛苦,他们得远远的放出去做侦查工作。好在清军并没有奋起追赶的迹象。僧格林沁貌似也只是按兵不动,这让韦泽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危机感。他并不相信僧格林沁就真的能够这么干瞪眼看着韦泽他们返回淮河以南。

持这种观点的不止是韦泽,李开芳态度明确地问道:“韦兄弟,若是清妖在运河到黄河一带阻拦我等,你准备如何是好?”

看着李开芳那副不服不忿的表情,没等韦泽说话,韦昌荣冷笑道:“我们跟着齐王打仗,从来都是在何处遇敌,就在何处破敌。若是担心清妖在黄河阻拦我等,那还不如好好听齐王命令,该吃吃该喝喝,到了打仗的时候奋勇杀敌就好。”

韦昌荣已经不爽李开芳好几天了,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李开芳极力主张继续北伐,抵抗韦泽的命令。韦昌荣真正不满的问题乃是李开芳对韦泽貌似抱持着一种说不出的敌意。

在韦泽整理北伐战斗过程的时候,林凤祥是非常配合的,除了他自己把所到之处的战斗都讲述出来,还让他麾下诸军中的一部分中低级军官配合回忆。刚开始的几日里头,信息太多,纷纭复杂,所记录的内容中还有不少互相冲突的地方。随着调查范围扩大,整个北伐的进程就逐渐的明晰起来。

其实只要数据完备,事实清楚,反思北伐的得失也轻松了不少。李开芳作为主要将领也全程参加了会议,他的态度就只能归于相当不合作的行列,只要韦泽言辞中稍微有不赞同北伐军行动的趋势,李开芳立刻就与韦泽“据理力争”。

韦昌荣是没有弄明白李开芳到底想做什么,他都已经被围,此时根本没必要再给自己脸上贴金。而这敌对态度反复发生之后,韦泽倒是不想计较,为了不让李开芳闹,他很快选择了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不对发生过的事情做任何评价。

韦昌荣知道自己可没有韦泽这么样的心胸,他不爽李开芳已经好几天,此时找到机会,更是毫不客气,“眼下既然已经救出人来,我看北伐的兄弟们此时都是归心似箭。他们现在所求即便是暂时不到天京,至少先回到太平军的地盘上再说。李丞相,你现在还是先把你的兵带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