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去告诉胡成和,如果他要搞这么多吃饭的嘴,我们后勤根本供应不上。我建议他看看历史上有关军垦的例子,例如曹操搞的屯田制度。有人的话,不如搞屯田。”
打发走了胡成和那边的人,韦泽不想费功夫考虑胡成和建立淮河防线的野心。这个想法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属于没抓住问题关键的典型案例。
在新式通讯技术以及社会制度建成之前,各国都是皇权不下县。欧洲是封建主横行,美国是地方利益集团独霸一方。与他们相比,中国的皇权对基层的渗透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韦泽知道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社会管理体系,这个高强度的管理体系,不仅是能让中央政策深入县级别,更能让基层组织深入到村里面去。而胡成和的问题就在于没能理解基层的意义。
韦泽现在的完粮纳税,本身就是对基层的一次洗牌。最好的结果莫过于韦泽能够通过完粮纳税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农村体系出来。当然,这并不现实。新中国的全新农村体系,首先有一个工业思路作为支撑,而且新中国发展迅猛的工业,也在向农村提供了大量的重工业反哺。韦泽手里面没有这两方面的条件。
如果说韦泽是明知道自己手里的筹码,胡成和明显更差一些。他对现状并没有理论性的理解,而是简单的认为靠军队把清军排除在根据地之外,就能解决问题。这无疑开始走向穷兵黩武的方向。眼下清军水平烂,这么做还不算昏招,如果满清朝廷里头真的有聪明能干之辈,能化解这个局面的办法多的是。
所以韦泽只能先让胡成和自己折腾,他的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件事上。如果北伐的话,北上的道路很多,可到底沿哪条路回到安徽?
“齐王,要不要从君子营里面抽人加入北伐军?”韦昌荣问道。
“从君子营里头抽人?”韦泽愣住了。
君子营是韦泽学习石勒的举措。控制区内,所有被定为地主士绅的家族,都得出一个人参军。这些人被归于“君子营”里头。韦泽说的自然是好听的很,这帮人也可以按照军属待遇,他们的妻子儿女可以不交税,他们的父母也能够减少3的税。韦泽还宣布,这些人经过训练和培训,就可以作为未来军官以及文官预备役来使用。
韦泽从来没有对地主士绅说过,他的部队里头并不存在幸进的概念。这个“君子营”待遇再好,也不过是为了让地主士绅们能有些通敌的把柄。而且韦泽也相信,地主士绅们不会傻到看不透这点。
是不是乖乖的派人加入君子营,这就是韦泽统帅的太平军与安徽当地地主士绅之间的一个博弈,一个妥协。韦泽等于是划出一条减税的线出来。如果地主们肯屈服,表示了对韦泽的恭顺与支持,韦泽不在乎给他们减税。如果地主们坚持自己不合作的立场,那他们就得接受韦泽定下的完粮纳税的规矩,地多的多交税,地少的少交税,没地的不交税。
到现在为止,君子营人数寥寥,总人数不超过200人。这200人中最少得有180个都是土地刚超过100亩的地主的儿子,而且来的都是些在家族中毫无地位的儿子。甚至有几个胆大包天的地主们,认了些干儿子给送来了。
对于这帮人,韦泽根本没有在乎过。却不知道韦昌荣怎么想起用他们了。韦泽拒绝道:“这不妥,我给他们说过,定然不让他们上阵送死,如果是用了这些人,就等于是违背了承诺。”
“这里头的小子们也有不怕死的,二三十号人都要求加入军队呢。”韦昌荣答道。
“让他们……”韦泽说了一半就停顿下来,沉思了片刻,韦泽说道:“那你告诉他们,他们也是从普通战士开始,打起仗来也可能会死。而且若是这些人敢临阵脱逃,投降满清。他们全家跟着一起倒霉。如果他们确定了这点之后,还想一起打仗,那就让他们入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