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真是懒癌晚期!

在秦致远生活的那个时空里,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很多,因为当时的欧美国家福利较好,特别是北欧的几个国家,那人口增长率都是负的,为了不至于亡国灭种,国家就开始鼓励生育,国民生了孩子国家有奖励,而且帮你从小养到大。这本来是国家为了提升人口数量实施的无奈之举,但到了有些人眼里,就成了发家致富的手段。

想想看,只要做做大家都爱做的事,拉拉手就能在十个月之后领到一大笔补助,然后今后的十几年每个月政府还都有奖励,而且是生的越多奖励越多,那还苦哈哈的出去工作干嘛,生孩子也是一份工作,而且还是一份挺不错的工作。

难道你没看到隔壁家的那一家子纯正北欧傻缺,外出工作已经忙碌到连孩子都顾不上要的程度了吗……

所以,高福利的后果就是一部分努力工作的勤快人养着一部分不思进取的懒汉。

勤快人和懒汉的比例如果维持在勤快人比懒汉多的前提下,社会福利还能够维持。但如果这个比例逐渐拉平,甚至是懒汉多于勤快人,那么原本属于懒汉的福利就会因为他们的群体快速膨胀而无法维持,那么这个社会福利体系就会出现危机甚至崩塌。

这时候因为社会上的通货膨胀,懒汉们获得的福利无法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于是就会要求增加福利,当他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的应对方式不是去找份工作增加收入,而是把怒气发泄到那些依靠工作依旧保持原有水准的勤快人身上。

于是最终的结果是勤快人也无法继续工作,于是社会危机开始出现,政府破产频频出现。

或许把社会危机全部归咎于懒汉们不工作上有点片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过高的社会福利会加重社会负担,而且会滋生惰性,成倍的放大这种负面效应,这至少也是原因之一,而且还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懒汉们无法维持生活的时候,习惯了不劳而获的懒汉们不会反思问题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是会把责任归咎于物资分配的不公平上,殊不知如果按照“不劳动不得食”的社会运行法则,懒汉们原本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的物资分配,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既然是知道社会发展规律,秦致远就要坚决杜绝这种情况出现。

于是暂时找不到工作方向但依旧有薪水可领的科研人员们被限定时间,这个“暂时”的期限是三个月,如果三个月后还是找不到工作方向,那对不起,哪怕您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您也要回法兰西科学院待着去。

对于顶尖的科研人员尚且如此,对于那些普通人就更不用说。

哪怕是从国内过来的第一师家属,也不会因为和秦致远同为华人受到多少经济上的照顾,除非是因为家里的男人在战场上阵亡或者是出现伤残导致生活困难,否则不会有任何金钱上的生活补贴。

如果有人感觉不满意,那好,法国本土来的回法国,远东过来的回远东,实在是没地方去的,法国有遍及全世界的殖民地,随便找个地方一扔任其自生自灭也就是了。

反正现在没有人权组织来叽叽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