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黄博涵50岁左右年纪,方面大耳,相貌堂堂。黄锦盛也是50左右,身形消瘦,戴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精明能干。这俩人和黄富贵都姓黄,五百年前是一家,怪不得由黄富贵作为中间人引荐。

“欢迎,欢迎,请坐。”秦致远一一握手,众人分宾主坐下,米夏上茶:“我已经听富贵说过了,富贵刚去马赛的时候,承蒙二位照顾,才能顺利开展工作,说起来我这个做主人的,可要好好感谢二位。”

稍早些时候,黄富贵汇报了此事,并提出两位黄先生有意拜访,秦致远点头应诺,这才有了今日之会。面对两位富豪,秦致远没有丝毫紧张,瞬间掌控谈话主动权。

这两位都是南洋那边的糖商,也是有名的富豪。尤其是黄博涵,他的产业遍及东南亚,除了传统的米业外,还经营橡胶、咖啡、椰干、木棉、薯粉、茶叶、胡椒、玉米、花生、植物油、砂糖、银行、保险及航运等等,可以说是全世界都数得着的富豪。

黄富贵和俩人结识之后,俩人对黄富贵刻意示好,关系熟络后,黄博涵和黄锦盛一致要求面见秦致远,态度非常坚决。

黄富贵虽然不明就里,却也知道黄博涵和黄锦盛没有恶意,于是就在秦致远召见的时候带这俩人一起过来。

第126章 无耻之尤

华人素来都有下南洋的习惯。

特别是闽浙地区,当地的华人走投无路时,多有下南洋谋生的。

别嫌弃“走投无路”这个用语尖刻,对于事实而言,确实就是这样。华人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也有“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说法,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都不会背井离乡,寄人篱下。

下南洋的华人中,很多人都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踏实肯干,在东南亚成就了一番事业。

这一方面说明华人确实聪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东南亚的土著确实不堪。

黄博涵和黄锦盛就是出海谋生华人中的佼佼者。

当看到米夏送上茶水的时候,黄博涵和黄锦盛对视一眼,黄博涵微不可察的点点头。

“秦,我回来了。”皮埃尔得意洋洋的声音传过来。

“弄好了?”秦致远关心皮埃尔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