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页

周铨没有受他这一礼:“西京百姓,亦是华夏之民,不须宗公谢我。”

宗泽怔了怔,苦笑起来。

是啊,西京百姓哪需要他来向周铨道谢,那些百姓,原本就是周铨之民,哪怕现在还不是,过个几年,不也就是了?

一念及此,宗泽又想起最近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他也忍不住好奇心:“殿下何时登基?”

听得此问,周铨愣了愣神,然后笑道:“怎么,我不急,宗公都急了?”

“名不正则言不顺,与其让那些小人为了投机而乱来,倒不如殿下将事情办成了,这样天下也少些风波折腾,百姓少担心受怕。”

宗泽是发自内心这样说的,他对大宋有感情,可是看到周铨善待赵佶,而赵桓赵构又太过不器,所以他将这份感情转移到了周铨身上。他忠于是毕竟是汉家社稷、华夏传承,而不是一家一姓。

在他看来,只要周铨登基,并掉现在的残宋,那么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说到此事,我也有些苦恼。”周铨皱着眉道。

“哦,周公不妨说说。”

“我原本是想,在剿灭金国、西夏之后,声威盖世,登基称帝则是顺天应民。如今金国已灭,只有兀术、斡离不逃窜,夏贼覆灭也在旦夕之间,但我又觉得,仅凭此功,不足以称帝……”

宗泽瞪圆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周铨。

他完全没有想到,周铨要称帝,竟然还需要“功勋”。赵匡胤称帝时,几曾有什么功勋,不过是部将们为了富贵将黄袍披到了他身上,他就半推半就了。李渊称帝时,又有什么功勋,不过是占据关中之后见天下大乱后使然……以此上溯,历朝历代开国之君,有几个有功的?

故此,五代之时安重荣敢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为之耳”!

“你这是……”宗泽不知该如何评价周铨的想法。

是说他矫情,还是笑他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