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风出去清剿杨太残余,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很顺利,杨太等人躲入了深山老林之中,他虽然数次咬住对方的尾巴,可最后还是让杨太逃脱了。
好在经此次清剿,杨太只剩余百余人,已经没有能力兴风作浪,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乡丁民壮便可解决。
他听说周铨来了成都,不等全功便往回赶,因此此时才到。
他知道周铨的习惯,只要是出外作战归来回报,哪怕是深更半夜,周铨也会起来接见,因此相当笃定地等在门外。
不一会儿,便看到周铨出来。
两人自上次见面分开,也有小半年时间了,周铨显得略有些憔悴,也不知道是旅途疲劳,还是日理万机造成的。
宋行风行过礼,向周铨禀报自己清剿杨太之事,都是他在说,周铨只是听,待他说完之后,周铨淡淡地道:“如今杨太已经是一小撮草寇,不值得我派大将去清剿,行风,你要做好准备,下一个目标是大理。”
宋行风一愣,然后道:“君上要伐大理?”
大理段氏与周铨的关系不错,当今的大理王段和誉,许久以前就与周铨结识,此后双方往来不断,那位发现胡洲的胡静水,便是段和誉推荐给周铨的。
但现在,周铨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形下要对大理下手!
“未必会伐,我会派使者去大理,令段和誉去应天府见我。若是他识进退,那么自然不须动刀兵。可是若他不识好歹,不知道天下大势,那么……我也只能翻脸无情了。”
周铨说到这,慢慢踱了两步,又对宋行风道:“行风,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逆之者亡,顺之者昌。我华夏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阻挡其进程的,便是我也不能。我如今还能起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引导这大势,让它在前进之时为华夏多留几分元气,少损一些力量,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宋行风只觉得这话语之中,似乎别有含义,但仔细琢磨,又象只是平常的告诫。
此时已经容不得他细想了。
他又开始向周铨禀报取蜀的经过,特别提到了孔彦舟:“彦舟在此战中,实在是立了首功,若不是他遣人相助,我也不能进军得如此迅速,更不能生擒钟相。听闻君上此次来成都,还未见过此人,依我愚见,君上若是有空,还是见一见他,以安抚降者之心。”
周铨眼中略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