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话说在前头,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是听我命令,我会以军法相约束,轻则军棍,重则悬首,你们也愿意?”
“与其被金人所杀,还不如受周公之棍,我等皆是愿意!”
周铨深深吸了口气,他回过头,看到单膝跪着的人中,武阳赫然在列。
“京中发生如此之事,金人奸细必然会给金人报信,所以我们要去寻皇上讨个说法,却也不能弃北门不顾——武阳,北门防务,我就交给你了,这位将军,你随我去见皇上,但你之部下,却得留在此处,听从武阳指挥,你可愿意?”
北门那守将才站起身来,听到周铨之话,他毫不犹豫又跪下:“愿意!”
第523章 破门
“果真如此?”
面对着秦桧,赵桓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在场的除了秦桧,还有张邦昌。秦桧看了张邦昌一眼,其人会意,上前道:“确凿无疑,陛下,宗泽若不是与周铨勾结,如何会在周铨来临之日,便引发炮台之事,陛下不防派人去查,周铨此时在城中必有异动……”
这一点其实不用调查,周铨也肯定是有异动的。
周铨来京城,肯定是有所谋划,否则怎么会这个时候来?秦桧和张邦昌可以肯定,他在京城要搅风搅雨,所以一查就一个准,只要说动赵桓去查就是。
不过赵桓仍然下不了决心。
赵桓这个人,可以用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来评价: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他对周铨的不满,既有耿南仲等人灌输的结果,更大程度上,还是年龄相近者的嫉恨。周铨越出色,他就显得越平庸,他无法让自己变得更杰出,唯有想法子让出色的周铨消失了。
可是当真正机会到他面前时,他却难以决断:这一步迈出,再无回头之路。
真激怒了周铨,又没有按秦桧与张邦昌所说,将周铨抓住,那么周铨一怒之下,大宋的江山社稷还能保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