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南仲如此想,不过他正待开口,却发觉秦桧的神情有些异样,当下问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恩相,周铨、岳飞,将是大宋之死敌,若不能除去,我恐朝廷社稷不存,而且我们这般读书人,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秦桧道。
说这话时,他眼中还有些恐惧。
他是个极聪明的人,在岳飞军中时,没有少花时间去观察这支部队,还想方设法与军中士兵、军官聊天,从他们口中旁敲侧击,虽然没有拿到什么机密,却足以让秦桧认知,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每个普通士兵都识字,能算数,放在大宋,都可以充当官吏。他们所学的东西里,除了军事技能,也确实包括如何处理日常政务——周铨根本不是将他们当战场上的消耗品来培养,而是当国家的基层官吏来教育。
再细想想,东海商会遍布大半个大宋乃至海外的商业渠道中,也有数量高达上万的这样的人作为骨干,还有京徐铁路的工地之上,又有数万这样的人……这么算起来,周铨手中象这样可以为基层官吏者的数量,恐怕有近十万!
这意味着什么?
秦桧深思之后,终于意识到,周铨布置的可不只是窃国为君这么简单。
事实上,若周铨只是学宋太祖赵匡胤,取赵家天下而代之,秦桧绝对不会这么恐惧,反正他对赵家的忠诚也就那样。
可现在他意识到,周铨要刨的不仅仅是赵家的根基,更是自李唐以来,甚至是自汉朝以来形成的文官制度根基,要将儒生天然就要当官、胥吏近乎世袭的这种制度给彻底颠覆!
比起取代一家一姓之天下,周铨的野心可要大得多!
想明白这一点后,秦桧怎么能不恐惧?
说不好听些,赵家不当皇帝,换别人当皇帝,儒生仍然可以当官,即使他们自己要扮演忠臣的角色不肯出仕,他们的子孙、学生,也还会出来参加新朝的科举,然后成为新朝的统治阶层,甚至有可能架空皇帝,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
但周铨踢开了儒家体系,摆脱了胥吏束缚,通过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来培养自己的人才,这不仅让秦桧这一代人绝望,更让他们的徒子徒孙和后代,再无通过儒学来登上公卿之位的可能。
王安石变法时,为了培养官员,倡导新学,终究还是属于儒学的一支,周铨若成,则自汉之后儒家独尊之势将彻底终结。
结束的不是一个两百年的王朝,而是一个长达千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