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而行,周围还有十余名童贯派来的军士,名义上是护卫相伴,实际上是监视他。这些人偶尔谈话,对周铨多有贬损,若非身上肩负责任,好几次扈宁都忍不住要与他们打架了。
自桑干河到燕京城下,若是商会护卫行军,半日可至,但是童贯这数十万大军,却是花费了足足两日时间。他为了壮声威,将大军云集于一处,然后才分路而出,前锋都望见燕京城了,后队却还没有出大营。
宣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大宋三十万大军云集于燕京城下。
当夜,大军便扎营于城外,准备次日开始进攻,拔除辽人在城外的几处据点。
直到这时,扈宁也没有等到童贯召见的消息,他明白,童贯带自己来,并不是真要见他,而是要让他亲眼看见宋军是如何击败辽人的。
虽然怠慢,但该有的招待童贯倒没有亏欠,夜里,扈宁所居营帐倒是挺暖和的,只不过他未曾解衣,披甲而眠,看他这模样,一个相陪的童贯亲卫笑道:“莫非你还怕辽人打出来?”
“若无意外,辽人今夜当会出来骚乱。”扈宁说道:“我劝你们也要做好准备。”
“呵呵,当真是好军略,就看辽军有没有你这般聪明了,我听闻周郡公去年打得辽人耶律淳破了胆子,耶律淳几乎是龟缩于城中不敢出门,周郡公凭借万余人能做到的事情,莫非我们几十万大军还做不到?”
扈宁冷冷瞥了他一眼:“做不到。”
众人都是讪笑,没料想他竟然直接说了出来。
童贯倒不是完全不知兵,他夜里还是安排了层层防备,也令两营官军轮值,随时准备应付敌人夜袭。当听得有人说起周铨派来的人提醒要防备夜袭时,他嘴上不置口否,实际上却将轮流值夜的人数增加到了四营。
上半夜尚好,并无任何异样,下半夜更鼓敲过,燕京城中,一人看了看座钟,大步出走了屋子。
在院子里,十余名契丹将领,全副披挂,已经在等着他了。
借着火把的光芒,可以看清此人的面容,竟然不是耶律淳,而是耶律大石!
哪怕是周铨,此时接到的消息,也是耶律大石呆在日本当他的总督,拒绝听从耶律延禧的命令回国,却不知道,此人竟然悄然回到了大辽,并且就在燕京城中!
耶律淳佝偻着身子,走过来拍了拍耶律大石的肩膀:“成败在此一举,大石林牙,一切……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