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此次讨伐武清,一共聚集了南京道番汉各族军士约是十万人,虽然南京道还有余力,可是为了防备宋国乘机北进,这已经是能够抽调兵力的最大了。

耶律和尚奴跟在耶律淳身后,不屑地撇了撇嘴:“这些汉军,就是不行啊。”

耶律淳闷声哼了一句,没有回应。

他是辽国耶律延禧堂叔,上回辽国内乱之时,乱党就暗谋拥立他为帝,其中一个重要成员,就是他的儿子。事后他虽然因为不知情而无罪,也没有削爵,但是辽主渐渐疏远,荣宠不及往昔,让他在国中的地位也变得不好起来。

不过幸运的是,文妃与余里衍“谋反”,要讨伐“叛乱”,辽主又想到他这位坐镇南京多年的皇叔,重新启用他,让他为元帅。

但是耶律淳很清楚,这一仗恐怕不好打。

问题不在于敌人强大,而在于他手中的兵力,十万看起来数量不少,余里衍的亲卫最多不过三千,三十比一怎么都算以多打少。可是他的十万兵力中,算得上精锐的只有两万余人,其余都不过是征发而来的镇守兵、乡兵,摇旗呐喊可以,顺风抢劫也可以,攻坚伐厉却是不行。

更重要的是……

耶律淳看了身侧一人一眼,嘴角浮起一丝苦笑。

萧嗣先!

这个倒楣的家伙,在日本把事情办砸了之后,凭借其姊其兄之权势,又寻到了一个复起的机会,被派到耶律淳的身边来。

耶律淳对这厮真是腻味透了,但他待罪之身,不好拒绝,只能任这家伙在自己耳边聒躁不休。

偏偏还有一群拿老眼光看大宋的蠢人,比如说耶律和尚奴,竟然觉得萧嗣先说的都是对的!

“魏王,兵贵神速,象我们这样磨磨蹭蹭,何时才能抵达武清,几时才能拎住萧瑟瑟那个臭娘儿们,还有余里衍那个吃里扒外的贱货!你若是觉得要稳重为上,我愿意领一军为先锋……”

果然,萧嗣先又开始催促了。

耶律淳勉强笑了一下:“还是谨慎些好,耶律马哥不足为虑,文妃与蜀国公主毕竟女流,但是,武清那边,是有周铨的人在!国舅,有些事情急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