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赵楷等年纪渐长,又非太子,留在宫中,确实不宜,迟早是要送出去的,此时送出,算作惩罚,终究是赵构一份爱子之心,舍不得重责。
但是,离开皇宫,也就意味着赵佶开始疏远赵楷,至少留在宫中的赵桓身上压力要小许多。哪怕平时他努力让自己镇定大气,听得此话,太子赵桓眉宇之间,也不禁闪过喜色。
但蔡京等重臣却没有反应。
他们关注的,可不是谁呆在皇宫之中,而是皇城司。
不解决皇城司的问题,他们就不会应和赵佶。
“皇城司为天子耳目,不可废弃,此前虽有偏差,却是用人不当之故。解去嘉王兼理皇城司之职,皇城司复归台察,相关人等下狱查问。”赵佶又道。
要保住赵楷,就必须拿下皇城司,而且赵佶心里对皇城司也有些不满。这机构应该是天子耳目,负责替他打探消息,不应该卷到皇储之争,至少不应该以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卷入其中。
“陛下圣明。”蔡京第一个开口道,老头儿看上去老态龙钟,但这时的反应,却极是迅速。
赵佶苦笑一下,叹了口气。
今日之事,应该到此为止了。
但就在这时,却见得大殿一隅,有人上前道:“臣太子右庶子耿南仲,弹劾周铨恣意妄为,恃功而骄,指使家丁殴打官差。”
他说的就是李宝接应周母时将看守桥梁的乡勇打倒之事,换在以前,这是罪名,但现在他提起,却是提醒赵佶,既然皇城司里有这么多狗皮倒灶的事情,甚至牵涉到了皇储之争,那么其迫害周铨,致使周铨不得不将母亲接走的事情,也该揭过了。
从原来的谋逆,到恃功而骄,这罪名差得有点大。
就是赵佶也没有想到,此时将周铨之事公开出来的会是耿南仲,他可是知道,自己的长子一点都不喜欢周铨,背地里还不只一次劝谏,说周铨以方伎小术媚惑天子,并无仁义大道可言,乃是浮佞之臣,不可重用。
赵佶心中微微一凛:莫非太子现在改弦易张,与周铨勾搭上了?
以太子的名份号召力,加上周铨的财力,赵楷根本不会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