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对,在日本择一二良港,如高丽之例,划为东海商会租界,以为榷城,许我大宋商船自由往来,不禁次数,不限货物价格,可容日本商民自由买卖,若能如此,足以弥补与辽榷城之失。来日陛下亲征伐辽,亦不愁榷路道绝,国用不足!”

周铨说得很委婉,但赵佶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乘着现在与辽国的榷城还赚钱,用这钱来作为军资,压迫日本开放国门,允许宋国商品倾销,从而让商会获取高额利润,大宋朝廷也可从商会的收入中获取海量的税收。

今后再以这商税税收,来作为北伐辽国的军资。

只不过日本也是海东大国,而且远渡重洋,要逼迫它开放国门,不动刀兵似乎不可能。

而且水师出征,风波无情,也是一个大事。

因此赵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晓此事。

犹豫了一会儿,赵佶又道:“济州你想要如何收尾?”

周铨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面上却浮起了笑。

“官家说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只是东海商会在岛上垦殖,关系着许多……”

“我不是想要你那个小破岛儿,朕富有四海,岂在意你那小岛,只不过高丽人年年来此哭诉,总须有个办法。”

赵佶聪明,知道周铨误会了,哼了一声道。

“高丽人就是欺官家仁厚,所以跑你面前来哭诉,你让他们来寻我就是。”周铨一听,顿时乐了。

“你啊!”

赵佶也觉得这事情头疼,很明显,周铨绝对不会将济州岛吐出来。事实上,赵佶对济州并不是一无所知,大宋那么多商人前往日本高丽贸易,就连赵佶的那些皇叔、皇侄们,都凑出了一个大宋天水商会,原本是要叫皇家商会的,但“皇家”这词不可乱用,所以就用了赵氏郡望天水为号。这些商人往来大海,多经济州,在那里补给、转运,甚至就地贸易,这其中,就有皇城司的探子。

那可不是一个小破岛儿,相当于大宋一州一府之地,上面人口,据说有近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