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在临时充当衙门的文庙里打了个转,苗仲先实在听不得那些好吃懒做者们的号叫,于是又带着一群差役开始巡视四周。他身边的主人吏员,暂时还没有补充齐,故此还得依靠穆琦等人。

当他们巡视到东门时,却听到这里声响连连,仿佛是有人在击打石块。苗仲先心中烦躁,嫌这声音吵,便问道:“那边是怎么回事?”

穆琦笑道:“老爷有所不知,那是有人在拓印苏学士的碑文。”

“苏轼的碑文?”

“正是,苏学士治徐时,战胜洪灾,建黄楼以志之,然后请其弟苏相公做《黄楼赋》,自己亲笔所书,刻为石碑,立于黄楼之侧。后来元佑党禁,徐人畏惧,将石碑沉入壕沟之中。前些时日,听闻朝廷不禁苏学士书法碑文,故此好事者又将之捞起,再立于黄楼之前。这几天来,每天都有人来此拓印碑文。”

苗仲先听得心中一动,突然间,一个发财的主意浮上了他的心头。

第175章 狄丘访客

这几日,经过徐州到狄丘的人越来越多。

除了象过去一样,跑到狄丘看“水泥路”的当地人,外地来购买水泥、铁料的商贾,还有一群来自京师的豪客。

这些人不但出手大方,而且随从众多,他们虽然未在彭城多作停留,可是还给劫后余烬中的彭城,带来了一缕财富的气息。

“以往觉得我们这些人算是豪富了,今日才知,和京师真正的富豪相比,我们不值一提啊。”

狄丘镇的码头上,笑得脸上肌肉都僵硬了的申胖子向孟广抱怨道。

京师来的这些豪客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用鼻孔看人,他们打赏都是用银锞子金锞子的,将申胖子与孟广等,视为乡下的土包子。

“啧啧,可是你看这些人,一听说我们是衙内派来迎接的,他们顿时是什么态度!”孟广笑道。

利国监两位冶主对这些京师豪客来说,只是门客走卒一般的人物,但周铨派来的迎傧,则完全有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座了。这些眼睛长在额头上、专用鼻孔看人的家伙,那神态转变之快,让孟广和申胖子都自叹不如。

“又来人了……咦,竟然是咱们的穆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