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张猛哆嗦着想要起身,但是长期蜷缩着,让他的双腿已经失去知觉,周铨扶了他一把,他才站住,将已经醒了的妹妹放下。

周铨打量了一下这少年,十一二岁的模样,抱着的小姑娘才四岁左右,两人都是双眼通红,一身衣裳虽然旧,却还算整洁。

只是在彭城经历兵乱之后,他们再想穿这样整洁的衣裳也难了。

“你叫什么名字,这地上的二位,是你何人?”周铨心里微叹了声问道。

张猛这才醒过神来,飞快跑出柴房,扑向外头自己的父母。

他妹妹跟在后面跑了出去,然后就听到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周铨又叹了口气,靠在柴房的墙上,外头的阳光照不到他的脸,因此李宝、贺途和陆海三人都看不清他的脸色。

此时周铨的心里,尽是苦涩。

他上过阵,杀过人,自觉心硬如铁。这城中百姓遭遇兵灾之后的凄惨,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当进入彭城之后真正亲眼所见,他才意识到,这种场景,与他此前所有的想象都不同。

比他能想到最惨的情况,还要凄惨无数倍!

若是没有亲眼见到,这些凄惨只是纸上数字罢了,可是亲眼见到之后,周铨心里生出强烈的不安。

彭城之乱并非他的计划,但是,必须承认,彭城之乱是因他而起,换言之,这些凄惨的情况,有他一部分原因。

周铨不是将所有责任都背负于己身的圣人,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在亲眼见到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一切的受害者时,这种感觉,让他从内心深处开始反思。

自己是不是错了?

不,没有错!

若不推动大宋变革,这种情形就不只是发生在彭城,而是整个大宋整个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