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页

内卫们的轻松快活很正常,临清大阅前后,他们已经像官差一样在城内公开活动,上上下下都知道他们就是徐州的厂卫,都是敬畏奉承,在这样的对待下,心情自然会不错,这客栈也是殷勤的很,茶水点心什么的都是备好。

“名字叫洪承畴,在浙江布政使司做左参议,他这次进京做什么?”内卫翻看记录随口问道,边上有文书快速运笔写下。

“说是去兵部或者都察院那边,小的只是按照惯常询问,细处实在不知道。”客栈掌柜伙计对住客的细节往往很了解,他们的随口一问可不会随便忘掉。

内卫点点头,倒是那文书边写边说道:“他这个品级入京,搞不好就是在部里做郎官,超拔到侍郎的位置上也有可能,在都察院的话,没准要外放出去做巡抚,这是要重用了。”

“前边得的消息,不是说大明京里才定下这超拔重用年轻人的规矩吗?按说旨意还没过长江吧,他一个浙江的都快要进北直隶了,难不成是凑巧?”翻账簿的那内卫诧异问道,大明京师的这等消息都是明发天下的,内卫知道得又比别处快,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那文书已经记录完毕了,放下笔笑着解释说道:“官场上的门道多得很,咱们进爷两次大破官军,什么阉党清流的都要倒霉,懂行的都知道会空出位置来,管事的那时候就开始动作了,反正都要人填补,反倒是发了旨意之后动太落痕迹把柄,要是没猜错的话,这洪某赶的就是这一波,朝里有人啊!”

内卫点点头,这文书是破落秀才出身,曾是某知县的师爷,后来被陷害顶罪下狱,亏得家里有亲戚在徐州,东拐西拐求到了陈昇父亲陈武那边,这才被搭救出来,从此死心塌地的跟着赵家军做事,这文书对大明官场琢磨的很透,他的判断大家都是信服的。

记录完毕后就去下一家,客栈掌柜按照常例塞了些散碎银子过来,却被正色拒绝,内卫除了盯别人,彼此盯得也很紧,这边收了,说不准就被报上去下狱重责,谁也不愿意因小失大,没什么人把洪承畴放在心上,赵家军自起家就是在运河边上运动,内卫也是如此,大明富贵豪门沿着运河南下北上,他们见得多了,莫说是个四品的参议,二三品的大员来来往往的也不稀罕。

第1301章 济南府城

都以为这洪承畴带着仆役护兵离开临清后直接就是奔着北直隶去,进京述职升任之类,大家却是没想到这洪承畴向北赶了一天路之后向东折返,却是奔着济南府城那边去了,进士出身做参议,这是标准文臣,出入都是乘车坐轿,远行则是坐船,可这洪承畴却能起快马,仆役护兵也都是骑马,而且还能长途行进,这可就是武人才能做到的了。

虽然判断赵家军不会有所举动,可洪承畴依旧故作北行,然后才突然折返,通过这个变动却证明了后面没有人跟着,大家这才放慢速度,向济南府城那边赶去。

徐州北伐京师,逼迫朝廷和谈,然后在临清举行阅兵,这山东地面眼看就不是大明天下了,济南府这边又是山东省城中枢所在,按说该人心惶惶,可实际上却很平静,一切如常,细想下倒也不奇怪,赵家军允许保留官署衙门,那么谁也不想改变目前还算稳定的秩序,只不过官员发出的命令少了,吏员差役们维持着实务,遇到实在拿不准的往往会去云山行这样的地方询问。

就算没和议的时候,地方上也是吏员差役们维持着,现在赵家军又不准备干涉太多,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波折骚动,只是民间却喘了口气,纯为中饱私囊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摊派变少了,主持的相关人等也在考虑自己后路,眼下这个局面,有命捞钱要考虑到有没有命去花……

洪承畴主仆进入济南城的时候,注意到城门处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平民百姓进进出出这个没什么,真正惹人注意的是一队队车马,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人等的家眷队伍,看车上装满了行李货物,仆役婆姨跟着车队行行进,都能猜出来这是要搬家,听得城门处守卒议论,原来这些是城内官员的家眷什么的。

“不要去问,你没看到城门那边有徐州的人吗?”洪承畴止住了亲随的行动,城门内外除了官兵守卒外,还有十几个精干汉子在旁边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