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如果同意的话,请男方父母并令爱,一同前往县衙。”王贤起身道:“谁都希望这一页赶紧揭过去,好安安生生过日子。下官告辞了,三天后静候佳音。”

“大人可不能走,”郑老爷子拉着王贤的手道:“第一次来我郑家,若不吃杯水酒再走,教人笑话老朽不懂事。”

“这样啊。”王贤龇牙笑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正是此意!”郑老爷子开心道:“请大人移步寒家,应该已经备好酒席了。”

“请。”

“请。”

于是一老一少相携来到郑家正房宅中。这边就气派多了,五进的大院子,轩敞的厅堂,散养的肥鸡、溪中的鲜鱼、院中的青菜、自酿的美酒,便是一桌丰盛的宴席。一老一少把酒言欢,极是融洽,直到日暮,王贤醉得呼呼大睡……

第0154章 信仰

当夜,王贤宿在郑家,翌日天蒙蒙亮,便听到外面有钟声敲响,连绵不绝。他起床出去观看,便见郑家人已是纷纷起床,郑沿迎上来,歉意道:“吵醒大人了。”

“无妨。”王贤摇摇头,问道:“为何敲钟?”

“这是我郑氏的祖训,每天卯时敲会善钟二十四下,全族闻声起床。续敲四下,同时梳洗;再敲八下,男女列队,到宗祠的师俭厅前听族长训话。”郑沿介绍道。

王贤是体验过宗族生活的,他王氏一族便算是很讲究的了,却也远没这般规矩……不禁饶有兴趣道:“外人可以参加么?”

“外人不可以参加,”郑沿笑道:“但二老爷不算外人。”说着伸手道:“请。”

“请。”王贤稍事盥洗,便跟着郑沿先一步到了郑氏宗祠。宗祠是郑宅镇的核心建筑,规模可谓浩大。内分五进,第一进便是师俭厅,正中悬挂着太祖御笔的‘孝义家’匾额,两旁柱子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左右墙上,还各有一个八尺高的大字‘忠’、‘义’!气势雄伟,正气浩然!

王贤不禁好奇问道:“能为天子配联的想必也是重臣名儒吧?”

“呵呵……”郑沿那张忠厚的脸上,闪过一丝紧张道:“年代太久,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