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页

“他……他是冤枉的。”李贝被几个人按在地上,脸紧贴着地,神色很是痛苦。虽然是同僚,不久之前还可能在一起说笑话,谈天说地,但是新任长官动了真格的,并没有谁胆大到在这个时候放水。

杨承祖哼了一声“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是不是冤枉的,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我们东厂是一座庙,只供一尊神,那就是皇帝。万岁说什么,我们做什么就好了,让抓谁就抓谁让查谁就查谁,你查他没问题就向上禀报,然后上面说抓,你就抓了。事主不忠,这是我们做番子的第一大忌。你们两个犯了这样的忌讳,还有什么可冤枉的?来人,把他们拖下去!”

几名杨家的护卫,七手八脚将人向下拖拽,杨承祖看了一眼身边,漫不经心的点了点手“王虎臣、霍虬。”

王虎臣是王铁头的大名,他听到点他的名字,兴奋的向前一步,声音都有些颤抖的回答“标下在!”霍虬的声线虽然平和,但是身子还是在微微的发抖,显然他们都意识到,一件天大的造化,即将落到他们身上。

“王虎臣,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东厂的理刑千户,霍虬你就是掌刑百户。你们两个都是我信的过的人,今后一定要通力合作,做的好有赏,做不好的话,虽然是自己人,也别怪我手狠!这些儿郎,以后都是你们的部下,发赏的事,就由你们自己负责,我在这里看着,看看你们做事,能不能服众。”

他先声夺人,一来之后就把两位负责官员解决,又任命了自己的心腹,摆明就是要占地盘。原本东厂的势力就是一盘散沙,在他一手银子一手钢刀的策略下,没形成什么抵抗,就顺利完成了接收。

与锦衣卫不同,东厂里成员鱼龙复杂,从江湖上吸收了大批人物进来。这些江湖人大多数路数不怎么正,躲在东厂里不但可以逃避江湖仇家,还能作威作福,干活还是肯卖命的。

杨承祖在东南杀倭寇时,手上也招揽了不少江南武林的高手,这下有了东厂,他们也就有了去处,人手上倒是很充沛。王铁头和霍虬,都是新官上任急于立功,刚刚发了犒赏,就向杨承祖请令。

杨承祖将两人带到密室里,面色严肃道:“你们请令,这一点很好,至少知道干活,好现象。我现在确实有任务要交给你们,不过事关重大,千万要保密,谁要是走漏风声,别怪我手下无情。咱们内部,有一只鬼,首先要做的,是把鬼捉出来。另外,我这里有一份名单,你们去给我查清楚这上面的人……”

第九百二十九章 永淳公主(一)

正如当日在金殿缴旨时,面对言官的弹劾,杨承祖一言不发一样,当时的默默承受与现在的反击,都同样有必要。当时杨承祖挟战功而归,如果在金殿上寸步不让,咄咄逼人,难免给皇帝以居功自傲,桀骜不驯的印象。即使是彼此之间交情好,当时不说什么,心里也难免会有芥蒂,日后终究是个问题。

现在他若是不报复,同样会让天子觉得,这人心机过于深沉,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一样不是好事。所以他这次反击,算的上是奉旨行事,只要不做的太过分,天子是不会把他怎么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报复,也是天子对他酬劳的一部分。

曾经的天子宠臣,翰林院编修徐阶,就在会操结束后,被外放到广西那边去做知县。徐阶是嘉靖二年探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嘉靖登基后,第一批招收的进士,算是天子门生。

不出重大意外的话,本来应该是皇帝的心腹,重点使用,在翰林院混些资历,可以做京官,即使外派,也该是升格。这回以平级外放,又是去的广西那种地方,显然就是贬谪。对他的处置,显然就是皇帝层面出手,为杨承祖出气。

这种报复只要有理有节,不要扩大到太高的级别和太大的层面,皇帝是不会干涉的,再收拾一些突然与杨记中断合作的商人、士绅,皇帝就更不会反对。不管是两个新上任的东厂堂官,还是下面的办事人员,或者想着立功,或者想着保住位置,有的干脆就是想着重振东厂声威。

总之基于各种原因的人们,以高速行动起来,京师内外一时间鸡飞狗跳,已经有几名六部小官及商人被东厂带走,家属哭天抢地的到处去求情,下面就是敲竹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