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页

而对卓不为这方,四个廷杖的锦衣卫高高举起棒子,他们一记一记都是实在,棒子落在身上,痛切心扉,起初卓不为咬紧牙关强忍,不过随着噼里啪啦之声,他的后背屁股一片血肉模糊,再也忍不住痛苦,惨嚎起来。

廷杖仍是一记一记而来,慢慢的,卓不为上下嘴唇咬得出血,他的意识,也变得恍惚起来。

恍惚中,他仿佛回到父母的草屋茅舍,双亲苍老又期盼的神情,还有座师那严厉又酝含慈爱的目光,最后,他又似乎回到旧时学堂,简陋而又洁静,耳边响起孩童朗朗的读书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廷杖停止时,卓不为己在寒风中断绝气息。

第592章 落下

初四日这次廷杖震动朝野,近三十个言官御史一齐被拖到皇极殿外行刑,他们在寒风中呼嚎,高叫着太祖太宗二帝名号,语声凄厉,尤如杜鹃泣血……

当场,他们被杖死了五人,十余人伤残,余下之人,也个个将在床榻上渡过漫长时日,丙戌日这场血案,让朝臣文武,京师上下,竦然而惊。

或许,经此大变后,很多人退缩了,也有更多人对王斗更恨,站到他的对立面,对崇祯帝来说,他的心情愤愤中又带着悲凉,廷杖的结果,是他不想要的,与他治国时的初衷相对立的。

虽说当时怒极,不过他只是想狠狠教训教训卓不为等人,并不想将他们打死,只是行刑后报称,卓不为人等身子太弱,受刑不过,没打几杖,就当场暴毙了。

他不但没有欢喜,反而背脊骨涌起寒意,疑窦丛生,是谁,在做了手脚,朕还有谁可信?

不过骑虎难下,此次谣言之事,该做个了断了,边军鼓噪之事,不能久拖不决,在崇祯帝严令下,依某些招供言官证词,厂卫与三司的调查,更为严厉进行,陆续有背后阴影浮出,更多的人,遭到廷杖、贬斥甚至流放。

不过看看手中名单,崇祯帝知道,背后的大鱼,远远没有出现,而王斗能掌握这个名单,就知道他对眼前的结果不会满意。

只是此后的调查越发艰难,大明官官相护,各同盟利益等掩护网络,发挥到了极点,就在事件的进展又要陷入僵局。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初七日,吏部尚书李日宣重将,吏部文选郎吴昌时反戈一击,密访周延儒门下客董廷献,随后再与周首辅接上头,道出一系列隐密之事。

初八日,京师再次大震,内阁阁员,吏部尚书李日宣、户部尚书李待问引咎辞职,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御史施邦曜、刑部侍郎孟兆祥诸人被贬,此外还有数十个官员倒台受责,或夺俸,或杖责,或坐徒,或革职闲住等。

如此大变,只有崇祯二年诏定逆案可以比拟,朝中格局为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