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页

然顺着田家沟再往东北,便是石门山与小凌河相夹间,形成的一道狭窄河谷地带。顺着这河谷地蜿蜒朝向西北,倒可以一直通向锦州城池东面的小凌河旁。

而田家沟北去不远,是一处称手水营的地方,河的东面不远就是小凌河堡。小凌河堡明时是处驿站,两岸交通频繁,因为该河段是摆渡行船要道,众多船家汇集这里,就形成了一个营地。

此时这个营地早被清军占据,而且在前方的百步之处,挖了一条深深的壕沟,隔断了山与河之间的联系。

同时的,从水手营地西面过去,地势由低到高,一座座山岭起伏,一条条的东西走向,如阶梯似的,由北往南,一直蔓延到离黄土岭不远。这便是锦州城东,乳峰山东北的石门山。

比起往日,现石门山上驻守清军已是不多,飘扬的旗号,便是八旗满洲正白旗一部、高丽军一部,甲兵一共不到三千人。当然,数千的杂役阿哈,关键时刻也可以算是战力。

这些清军从山上看下去,就见东南的平川地上,密密麻麻尽是明军的各色旗帜,滚滚的人马,似乎要将山与河之间的地带填满了。

人马过万,就有不可胜数之感,眼前明军有多少,怕三、四万之上吧?

就算鄙视明军的战斗力,这种兵如潮水的感觉,还是让山上许多清兵喘息一片,那些高丽兵,更是面无人色。

明军主力,真的要攻打石门山啊?己方区区人马,这,守得住吗?

……

乳峰山城上,越来越胖的皇太极持着千里镜,一动不动地眺望东面的明军。看他们黑压压人海,无边无际的阵列,由南向北,正缓慢而不断的前行。

看他们旗号,当是吴三桂,马科,唐通等部,其中又以马科,唐通部为前军,吴三桂部为后军。

皇太极还注意到,几部大军后方,明国总督洪承畴的大旗也竖在那边,他最关注的王斗,他的浪涛日月旗,同样摆在洪承畴身旁。

“明军真的攻打石门山了?”

皇太极心中寻思,不过他注意到,王斗等人,并未结阵出战,他们的兵马,还集在营中。看此时王斗等未出战的明军将官,都只带了一些亲兵护卫罢了,他们是押阵还是观战?

他们会不会参与攻打石门山,最后将主力汇集到锦州城东?

皇太极不能作出决定,当然,也可用此时战场,摆不开那些多兵马为由,解释他们未参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