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页

现在这里驻扎了王斗靖边军,杨国柱宣镇军,王朴大同军,还有符应崇的京营部队,李辅明的山西军,又有吴三桂与左光先的兵马在西南处的松山岭。

近十万大军盘旋在这一带的山岭平川,触目所见,尽是海洋一般的营寨旗帜,刁斗箭楼密密林立。

而这么多的军队马匹,需要的粮草也是海量,让负责粮草供应的辽东巡抚邱民仰焦头烂额,兵部侍郎沈廷扬在天津督运粮草,水陆并进,也是使尽吃奶的力气。

因为粮草供应紧张,所以处在辽东前线的明军,一般每个军镇,也只得五到十天领一次粮草,每次也只数百石左右。

这当然不够,在缺乏油水的年代,青壮男子特别会吃,一天吃一升,也就是两斤米很正常。这些米若做成米饭至少四斤,但有些人甚至一餐就可吃了。

马匹更需要三升草料,以一万人大军计,人马三七分来算,一天就至少需粮草二百石。

靖边军因为有大量的肉食,各兵食量略为下降,一人一天半升米足够,不过由于马匹增多,总体的粮草数量却不少。

此次出征辽东,王斗军中马骡达到一万余匹,一天的草料需要三百余石,人马算下来,一天就需要粮草近四百石。

围绕着粮草供应,各军各官之间,不知产生了多少龌龊。

出征在外需要这么多粮草,虽说随军携带了一些粮秣,不过王斗都尽量让当地官府供应,万不得已,才启用自家辎重营带来的粮米草料。

慑于靖边军威名,王斗的凶悍,主管粮草的辽东户部各郎中,通判诸员,都不敢过份怠慢。

加之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监军张若麒,监军王承恩等人的关注,惟恐这只强军闹将起来,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靖边军的粮草供应,都是优先级的。

不过就算如此,每次辎重营领来的粮草,也不能达到靖边军的需求标准,每五天一次,靖边军约需求粮草二千石,每次只得领粮草一千五百石,或是一千石,只领到需求的七成,甚至有时粮草紧张,只领到五成左右。

王斗知道前线粮草紧张,每次能领到需求五到七成,已经颇为不易,所以余下的缺额,他便用老办法,用银子购买。

此次出征辽东,他带来白银数十万两。

东路库房中,金银甚多,而且己无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