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从正德的遗诏之中确认了有一份假遗诏的存在,之前在养心殿前,大多数官员听宋楠说杨廷和等人手中的遗诏是假遗诏的时候,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与其说他们太信任杨廷和不会做出这种事,还不如说他们其实是对宋楠的排斥和不信任。即便宋楠有鼻子有眼的背诵出那遗诏的内容,很多人也只是把此事当成是宋楠的诡计。而现在,皇上的遗诏上点出此事,官员们大为震惊,杨廷和这个众人眼中的完美人物,居然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当真匪夷所思。
“朕对皇位的人选早有协议,朕决定立淮恭王朱载坮为皇太子,朕殡天之后,由朱载坮继承大统君临天下,列位臣工当不遗余力辅佐新皇,让我大明江山稳固振兴千秋万代。”
群臣终于知道了未来的皇帝是谁,虽然这位淮恭王名不见经传,很多人甚至都没见过他,但一旦确立他为未来新皇,很多人终于松了口气;关于皇嗣人选的问题数年前便开始争论猜测,以至于酿成了朱宸濠叛乱,杨廷和矫诏等一系列恶劣的事件,到现在为止,终于尘埃落定,花落一家。
没有人去想这位朱载坮是什么样的人,是昏庸还是圣明,也无人去想为何正德会瞩意于他,大明朝成百上千的藩王,皇位的人选落于任何一人的手中他们都不会惊讶。骨子里,这些臣子们只懂得一件事,只要这个人姓朱,身上流着的是太祖的血脉,那便没什么可反对的。更何况是皇上的遗诏宣布的,那更是无可置疑了。
宋楠也暗中注意着群臣的反应,朱载坮这个人选本就是他和杨一清张仑仓促之下的选择,面对皇嗣之争的日益白热化,宋楠不得不推出一个人选来参与竞争,而对于这位朱载坮他压根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在去江西的时候听王守仁夸赞过这位年幼的郡王,回京之后,当和杨一清张仑商议推举人选的时候,宋楠只是随意的提了一句朱载坮的名字,杨一清和张仑定以为宋楠已经深入了解过这位郡王,之后郑重的和正德商谈了此事,而正德居然也同意了。宋楠今日在正德临终之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其实也很吃惊,但事已至此,宋楠也只能顺水推舟,而这位朱载坮莫名的便成为了未来的皇上,这连宋楠自己都觉的太过儿戏。
无论如何,此事已经板上钉钉,宋楠也无暇去想这么做的对与错;但终归是有些心虚,所以才如此关注群臣的反应。没想到的是大家都很平静,仿佛这朱载坮本就该继承皇位一般,这让宋楠彻底的放下心来。
“鉴于朱载坮年纪尚幼,即位之后难以亲政视事治理国家,朕经深思后作如下安排,授宋楠、张仑、杨一清、陆机为顾命四臣,辅佐新君料理国事,至新皇视事亲政为止。特加张仑太子太保衔、加杨一清文华殿大学士入内阁。四顾命之臣须得对新皇悉心教导,宋楠以顾命首臣负首责。镇国公宋楠多年来为大明鞠躬尽瘁劳苦功高,难得的是居功不傲对朕忠心不二,朕心甚慰;今授宋楠镇国郡王之爵、加太保、授奉天殿大学士衔,朕望宋楠记得答应朕的话,不负朕之重托,全心全意辅佐新皇,让我大明蒸蒸日上,朕也好泉下告慰列祖列宗。”
广场上一片抽气之声。当年英国公张懋在世时虽加了柱国、少保等荣宠备至的头衔,但直到去世之后,才被追赠了宁阳王的郡王爵位。而现在,年方二十四的镇国公还活着便已经被封为郡王,这打破了大明朝历来的诸多禁忌。什么异姓不可封王,在世之臣不可封王,什么资历年纪的限制云云,均被统统打破摔碎。与此同时,加封的太保乃是三公之一的极品人臣的荣耀,加封的奉天殿大学士头衔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从来便没有武将出身被加封大学士头衔,朝中也从来没有奉天殿大学士这个头衔。奉天殿可是百官朝拜皇上临朝的大殿,冠以奉天殿大学士头衔之称堪称大明朝绝无之事。
众人也同时明白了遗诏的用心,这是让宋楠同时拥有了勋戚高爵,武将之遵以及文臣之极的身份,也就是说,宋楠将可以领袖群臣,发号施令,无论文武官员还是宗族勋戚。
在新皇即位到亲政之前,宋楠将是大明朝群臣之首,甚或可以说,新皇亲政之前,宋楠便是这大明朝的皇上,一个真正的拥有至尊无上权力的隐形皇帝。
群臣心中不知何种滋味,宋楠的能力人尽皆知,有他在,大明朝的将来定会欣欣向荣,除了他,也没人能够掌控如今的局势,然而这毕竟是皇权的式微,这在很多臣子的心头涌起了淡淡的悲哀。
除了悲哀,还有隐忧。新皇很明显是宋楠辅佐登上皇位的,在皇上幼小之时固然没什么争执,但将来皇上年纪大了要亲政的时候,宋楠是否会愿意将权力移交皇上这便是个问题;到那时会不会又掀起大明朝的狂风暴雨呢?大明朝是否又要经历一场权力的劫难,到那时宋楠会不会已经掌控了大明的所有力量,会不会废君自立,会不会沉溺于权力之中不可自拔呢?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遗诏的宣读还在继续,宋楠的声音还在广场上回荡,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群臣和数万军民的耳朵里去。
“朕将离开人世,朝中政务有宋楠杨一清张仑等人主持,朕是放心的,朕也相信宋楠等人不会辜负朕的期望;对大明社稷而言,朕可安心。朕唯一不能安心的便是母后和康宁;这数年来,太后所作所为让朕极为失望,虽有人利用太后达到个人目的,有受人蛊惑之嫌,但太后违背祖训后宫参政,几给朝廷酿成大祸,让皇嗣之位差点落入狼子之手,朕实痛心不已。”
张太后脸色苍白站在一侧的黑暗里,身子摇摇欲坠,一旁的康宁伸手扶她,却被她甩手挣脱,倔强的自己站立在原地。
“然而即便有再大的过错,她也是朕的母后,母后之过便是朕之过,朕虽痛心,却不忍严加责罚。朕在此立下遗训,从今而后,后宫诸人一律不得参与政务,若有违者,必不姑息。太后之过亦要小惩,朕故去后,便请太后移居西苑介福殿居住,从此不得过问政务,不得踏足皇宫大内,除此之外,一应供应伺候如常,不得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