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得知以后,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几天的战斗中,合纵军确实消耗了大量的石块,因此把营中的备用石块都用完了,到也不足为奇,而大梁以东的地区是以平原为主,山地不多,想要补充石块,到也并不容易,看来自己的运气还算不错,如果合纵军准备的石块再多一些,或者大梁城的附近有一座大山的话,说不定大梁城早就己经被合纵军攻破了。
而在三天以后,十万秦军的援军终于到达了大梁,而王贲也彻底放下心来,现在自己总算有了足够的兵力,可以与合纵军再打一仗,因此王贲也考虑,自已明天要不要率军出击,主动与合纵军开战。
但就在这时,王贲又得到消息,楚军的前部人马,约有十万余人,己经到达合纵军的大营,还有二十万楚军,预计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到达,另外汉军的后续军队也快到了,居说后续的汉军还带来了一百辆雷击车。
在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王贲立刻就打消了出战的念头,而是全力的在大梁城中布置防守,准备抵抗合纵军的进攻。
其实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王贲每天都和部将一起商议,怎样对付雷击车,当然现在想找到和雷击车对抗的方法是不可能的,因为秦军根本没有能够打得那么远的武器,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也无法制造出来,除非是秦军能够弄到几辆雷击车进行仿制,但王贲也清楚,想从汉军手里弄到雷击车,和对抗雷击车的难度差不多。因此秦军商议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怎样在雷击车的打击之下,保存自己的实力,并在合纵军发动攻城之后,还有足够的力量守卫大梁城。
毕竟己经和雷击车见过几仗,秦军对雷击车的威力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经过几天的商议之后,秦军到是想出了几条应对的办法,毕竟雷击车并不是真正的无敌,只要认真去想,也并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秦军商议出的办法是:一是守城的士兵尽可能躲在城垛口下,这样就可以躲过石块的打击,而且在合纵军发动攻城战的时候,秦军可以马上转而投入到守城的战斗中;二是守城的大器具不能藏在城垛口下,就全部搬到城下,靠城墙放置,这里是石块打击的死角,而且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拖上城墙,守卫大梁城;三是将城墙周边一百步以内的房屋全都拆除,将居民移到城内居住,这样可以避开落入城内的石块打击,主要是避免火势蔓延。
这几条办法基本都是依托着大梁城坚厚的城墙为基础,可以将雷击车的打击降到最低限度,而又保证秦军还有足够的守城力量,这也是和城外的阵地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844章 秦王督战
不过秦军一连准备了四五天的时间,将城墙边一百步的房屋全都拆毁,将居民移居到城内他处,确实是花费了好一番工夫。但合纵军却并没有再向大梁城发动进攻。
王贲的心里也疑神疑鬼,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派人去打听,得知的结果是合纵军还在四处搬运石块,王贲估计,合纵军可能是想等汉军的后续人马全都到齐之后,再向大梁城发动全面进攻,因为据说后续的汉军可是带来了一百辆雷击车,一想到这一点,王贲就感觉到不寒而栗,但现在合纵军不进攻大梁,王贲也不敢轻易的出战,只能在大梁城里守着不动。
而就在这时,王贲又收到了咸阳发来的消息,原来是秦王政收到了王贲的告急之后,也大为震惊,因为秦国制定的抵抗合纵大军的作战计划,主要就是依托大梁城坚固的城防,一旦大梁失守,秦国就会面临着赵魏韩三地尽失的危险,因此秦王政也坐不住了,于是和大臣们商议,决定留下扶苏在咸阳监国,由丞相王绾扶持,自己带领着其他的文武官员赶到大梁督战。
国君亲临前线督战,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国君亲临战场,不仅能够鼓舞全军的士气,而且还能在战场上临阵决断,提高效率。在长平之战的时候,秦昭襄王就亲自赶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督战,并且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可以说秦国能够最终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昭襄王亲临战场督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秦王政要到大梁督战,秦国的大臣也并没有阻止,只是派人赶到大梁,让王贲准备迎接秦王政一行。
王贲接到通告之后,也不敢大意,立刻下令收拾大梁城中的原来魏国宫殿,准备给秦王政居住,而这个时候,自然就更不敢出战了。
只是王贲没有想到,其实高原这时早已经不在大梁城外的合纵军大营中。
原来就在合纵军向大梁城发动进攻的第一天,从楚国来的七万军队己经到达,大梁城外的合纵军大寨中,同时高原也收到了秦军的十万援军到达大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