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个平庸的主将领军,在这个时候,也许釆取同样的分兵战术来应对,即敌军分散成多少支军队,自己也分散成多少支军队应战,这样的应对方式,虽然不算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也能顶上一阵。但王贲是精通兵法的人,自然知道集中兵力,才是用兵的正道,而代军这样大胆的分散兵力,显然是有违兵法常识的。
不过让王贲想不通的是,代军这种明显有违用兵之道的战术,但看起来似乎十分有效,至少让秦军疲于应付,防不胜防,不知这是什么道理,但王贲当然不会依样画葫芦,将错就错。
其实用兵的集中和分散,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和敌我的力量对比而决定,因为代军都是骑军,机动性强,快速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也不用怕被敌人分割包围,就算是被敌军打散了,也能够迅速的离开战场,重新整顿军队,再次和敌军交战,因此才可以从容的分散兵力。
当然王贲也不是没有想过,采用集中破分散的战术,就是集中自已手下的骑军,去攻击代军的分散兵力,如果能够彻底击破一二支代军骑军,这样或许能够压制住代军的进攻势力,那么这一战的胜负到还未必可知。
但代军的追击,可不仅仅只是在两翼的迂回包抄,在中路同样也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包括有五千骑军和三万步军,单以兵力而言,足是左右两翼兵力的两倍,而且还是由代军的两位主将司马尚、亲自统领,因此两翼的攻击,实际上只是在牵制、消耗秦军,而中路的直线追击,才是正面攻击秦军的主力。
就在王贲正要率领军队,去増援左右翼的秦军时候,司马尚、陈咨带领着中路一直缀在秦军身后的代军大队,终于开始加速发力,向秦军追逼过来。
而王贲得知以后,也不仅苦笑了一声,知道秦军的大势而去了,因为这时王贲手下只剩下八千骑军,别说是现在己经来不及设置伏兵,就算是埋伏起来,恐怕也很难阻止得了代军的追击进攻了,而且就算是挡住了代军,又能如何,在秦军的左右两翼,正在受到代军的轮番攻击着。
因此王贲立刻下令,全军撤退,马上追上秦军的大队,和秦军汇合之后,再与代军交战。
第610章 撤军与追击(四)
应该说,在这种危急时刻,王贲依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因为现在王贲手下只有八千骑军,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设置一个有利的伏击,只靠正面交战,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代军五千骑军、三万步军的攻击,因此与其在这里以劣势的和代军交战,不如将人马退回去和秦军的大军汇合,然后双方合力来应战代军。
虽然说王贲也不知道这样布置,能否击退代军的追击,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试一试了。
这时王贲率领的秦军骑军离秦军的大队只有十余里的距离,以骑军的速度,跑完十余里的距离,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因此不一会儿,王贲就带领着骑军,赶上了秦军大部。这时代军的骑军只是在向秦军的左右两侧发动攻击,秦军的后部倒还没有遭到代军的打击,不过秦军也不敢大意,在后部同样也做好了准备,严阵以待。
见王贲率军赶到之后,立刻下令,将骑军分成两批,分别在队例的两侧列队,等待代军到来,而自己赶忙去找杨端和,商议对策。
其实这时杨端和也刚刚回到秦军的大队中,正在指挥着秦军布置防守阵列,抵抗代军的攻击,见王贲赶上来,也不由大惊,还以为王贲被代军的追击人马给击败了,也不禁吓了一大跳,立刻问道:“王将军,后面怎么了?”
王贲忙道:“大将军,后面没有事,是我带领人马赶上了来,现在代军的追击人马已经追击上来了,他们的兵力太多了,我只好带领着骑军,和大军合并,一起抵抗代军。”
听说王贲是主动撤回来的,并不是被代军击败,杨端和才稍稍安心,又道:“王将军,现在我们应当怎样抵抗代军的追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