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鸿点了点头,道:“好,我马上下令,让各地马上征集军队,到代郡来聚集。”
姜桓武道:“瑛鸿,我看可以下令各地,开始征集军队,但暂时不必让他们都赶到代郡来聚集。因为秦国想要征集四十万大军,还有随军的粮草物资,决不是短期能够完成,再加上开拔行军,等抵近代郡,至少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我们代郡的地方不大,而且现在连接各地的驰道也己经都建成,就算是最远的云中郡,赶到代郡来也不用十天,而且民间户籍,都是按伍什编制,农忙务农,农闲练兵,就算征集起来,也可以立刻成军,用不了多少时间,如果把大军招到代郡驻扎,至少要在代郡驻扎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日久容易兵疲,因此不如把各地的主将都招集到代郡来,大家共同商议布置。而各地方自行征集军队整编训练为好。”
李瑛鸿听了之后,也赞同姜桓武想得周道,她的年龄虽然不大,但也是久经军营,知道大军长时间聚集在一起驻扎,而又没有战可打,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物资,而且也很容易消磨军队的士气,因此各国一般都是把军队留在地方,在训练之余,还可以轮流放假回家,和家人团聚,这样张弛有道,有利于保持全军士气。而从百姓中征集的军队,更是如此,还可以兼顾家里的田产,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一般军队都不会集中在一起。
于是李瑛鸿道:“好,就按姜大哥的议见作,我马上就下令,让各地军团的主将到代郡来。”
姜桓武又道:“还有,按照情报所说,这一次秦军一共出动了四十万军队,分兵两路,一路进攻燕国,一路牵制我们代郡,这么多的军队,在靠近战场的地方,一定会设置总后方支援补济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只有邯郸是最为合适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邯郸的情报收集工作,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发动赵人,在邯郸附近发动起事,牵制秦军的兵力。”
赵轩点了点头,邯郸一直都是锦衣卫对外工作的重点,因为邯郸本来就是赵地,代郡的人员对邯郸的环境、情况都十分熟悉,自然也有利于开展布点,而且高原也一直都有收复赵地的打算,因此也对邯郸的布置一向十分关注,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代郡锦衣卫在邯郸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情报网络,并且吸收了不少当地的内线,可以说如果真的打算在邯郸一带地区发动一场起事,动员起三五千人,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姜桓武又道:“还有,现在己经可以确定秦国的大体方略,就是以攻燕为主,牵制代郡为辅,而我们首要的选择也同样是夺取燕地,以前也曾在燕国做了一些布置,但现在应该制定出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刬来,可以怎样趁着秦燕两国大战,我们再从中取利,最终夺取燕地。然后进行安排布置训练,力争能够一举击败秦军,夺取燕地。”
和赵轩相比,姜桓武在用兵作战方面的能力要更强一些,而李瑛鸿虽然从军的时间要远比姜桓武多,但毕竟还是太年轻,考虑事情也没有姜桓武全面详细。
由其姜桓武是出任了武安军团的主将之后,他又钻研了不少的兵书战策,并且针对高原做出的“借大梁拖住秦国,然后占领燕地,伺机复夺赵地,和秦国抗衡”的总体计划,也做出了不少的详细策划,现在秦国的方略己经确实下来,代郡也可以相应的制定应对的计划了。虽然高原不在这里,但这并不妨碍留守在代郡的人首先制定几套作战计划。
第539章 代郡的计划(二)
随着李瑛鸿下令,代郡、上谷、云中、雁门四郡也都立刻开始了备战的工作。
因为代郡的百姓基本都是按伍什编藉,因此把百姓征集整编军队确实并不困难,而且代郡的百姓平常都会定期进行军事训练,有不少人本事就是军人转业,确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建成为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
不过现在还不需要组建的军队马上开拔上战场,而是仍然留在各地方进行训练,而且现在训练的内容主要是以,阵形的变化,大军团移动、拉练、作战为主,训练的时间也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会连继几天都进行军事训练。
但命令传下之后,各地的百姓到是都没有多少异议,有不少人甚至都十分高兴,这一群人主要是以代郡的本地人,也就是以前的赵人,他们生性就悍勇善战,而高原在代郡施行的也是和秦国类似的奖励军功制度,普通的百姓想要出人头地,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因此大多数赵人都希望能够打大仗,这样自己才有建功的机会。
而其他迁移到代郡来的燕人、魏人,虽然没有没有赵人那么尚武好战,但他们在来到代郡定居之前,也有不少是燕国、魏国的军人,对打仗到是并不陌生,而且在分给他们土地的时候,也都已经说好了,如果代郡官府下令,每一个人都有从军参战的义务,在代郡定居之后,他们也都参加了不少的军事训练,因此征军令下达之后,心里怎么想的并不知道,也就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老老实实的报名从军。
另外,这个时候己是三月末四月初,最繁忙的春耕插秧己经结束了,农田里的工作暂轻闲了一点,老人、妇人、小孩都可以完成,只有到了六七月天热的时候,才需要抢灌忙碌。因此百姓们也都可以安心的从军训练,不必担心农田里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