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之后,高原又对众官员们做了一些简单的安排布置,然后才和李瑛鸿一起转回到自己的府邸去。

这时高原的其他妻妾,云瑶、耿燕羽、蔺文清,还有养孑罗焕也都在府里等候着他回来,这一次高原是在二月离开代郡,到十二月才回来,差不多离开了近一年的时候,也是高原离开最长的一次,因此等高原和李瑛鸿回来之后,自然是受到了众妻妾们的热烈欢迎。也让在外征战了近一年时间的高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整个身心也都可以完全放松下来。

而在晚饭的时候,众人也在谈论互相之间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虽然这近一年以来,双方分隔两地,但不断有书信来往,两地的事情互相之间实际都知道。但因为书信的内容有限,而且是以政务事情为主,对家里的事情提及的较少,而高原也不可能将大梁的战事详细记录下来,传回代郡,因此互相之间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对于细节所知并不多,而趁着这个时候,可以详细的讲话。

当然,互相谈论的最多的,还是府邸里发生的事情,毕竟大梁的战事,还有代郡的政务事情都属于公务,并不适合在这种气氛中谈论,而且众妻妾们对高原能够平安回来,都已经十分满意了,除了李瑛鸿之外,其他人对打仗的事情并不感兴趣,而高原也不想对她们说这些血腥暴力残酷的事情,破坏这种温馨的气氛。

其实府里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因此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蔺文清付责的商业事务上来。

现在代郡的商业经营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上一次高原带回来大量的工匠,再加上技术、工俱都逐渐成熟,现在代郡纸的产量大增,一共开设了三个造纸场,平均毎月可生产纸张三十万以上,其中有一半销往齐国,而剩余的十五万纸张中,约有十万在代郡地区销售使用,现在代郡的各级官府之间的公文来往都是使用纸张,只有内容较大,需保存较长时间的文件才用竹简木简记录;而剩下的纸张侧经由赵地,销售到其他各地,而主要是销售到秦国。

而代郡的另一个重要产品,纸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印刷的书籍己多达三百本,而每个月生产的书籍共计可以超过千册以上,而纸书的销量比纸买得更好,因为在这个时代,并不是非用纸不可,用竹简木简照样可以写字记录,但书籍就只有代郡这独一家,而且纸书的优势,要比竹简书木简书更大,因此现在代郡纸书的订单一直排到了二年以后,要不是蔺文清下令,禁止来接受订单,恐怕会一直排到三四年以后。

虽然产量的增加,使纸和纸书的价格有所下降,但成本也同样下降,而盈利却大幅提高,虽然今年还没有结束,最终的盈利还没有计算出来,但盈利超过千镒黄金,是绝对的事情。而且也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里,纸和纸书都将是代郡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第475章 从军

另外,纸和纸书也极大的带动可代郡地区的商业发展,不仅给代郡带来了大量的商业税收,而且还拉动了代郡地区的旅店、酒楼、女闾、零售、娱乐等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纸和纸书的间接作用比直接作用更大。

而且有了足够的商业收入支撑着代郡的财政,因此尽管代郡每一年都在出兵征战,但代郡的税收一直都制定的不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也使高原在代郡的统治日益稳定,深得民心。

虽然说代郡的商业发展,并不是蔺文清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纸和纸书的产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商业发展,但蔺文清在商业经营方面的才能,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尽管蔺文清并没有出任官府的公职,但事实上她在代郡的重要性,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人。

因此在代郡官府内部,一直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现在代郡的这种局面是高原刻意营造出来的,因为有李瑛鸿主持政务,有蔺文清管着财务,这两位夫人在家里坐镇,高原才可以长期在外征战,而不用但心有人在代郡夺权。

除了蔺文清之外,说得最多的另一个话题则是关于白灵族的事情。云瑶也将自己和白灵族的两位祝师会谈的内容,白灵族的来历等事情详细的对高原讲说了一遍。

这时白灵族己经在代郡安居了两个多月,和云瑶也多次会面,连李瑛鸿也接见过他俩几次,看起来白灵族的人并没有将云瑶劫走的意图,而且两位祝师风昊和云静也应云瑶的要求,让白灵族的女孑在代郡地区行医坐症,为百姓治疗医病,因为收费不高,而且治疗效果也不错,因此也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好评。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少数人说白灵族的人一头银发,形像怪异,是异端凶邪之兆,但百姓们毕竟都是现实的,只要是能给百姓们带来彻身的好处,一头银发又算得了什么,结果很快百姓们就接受了白灵族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