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因此在秦军的奋勇打击之下,代军连续有好几艘战船被投石机击沉,而被击沉的木筏更是多达十余艘,还有好几艘战船上都燃起了火焰,也包括有几艘大型战船。

不过这时代军前两排的大型战船己经突进到了投石机的打击死角,而陶制飞弹还从战船中不断的发射出,秦军着火的船只、木筏己经超过了一百艘以上,不少船筏上都已经完全燃烧起来,不少秦兵为了躲避火焰,争先恐后的向水里跳。

这时代军的战船己经推进到了驻离秦军的阵列只有一百多步的距离,因此秦军的战船也不能再躲在木筏的后面,纷纷摇动桨橹,迎着代军的战船冲了上去。希望能够靠近代军的战船,进行接舷交战。

而在这时,代军的战船也在迅速的改变阵列,变横列阵式为纵列阵式,三十二艘战船有两艘因为船体被震裂漏水,退出了战斗,返回水寨中进行修理,而剩下的三十艘战船迅速的调整位置,排列成了四支纵队,每支纵队有七到八艘战船不等,每艘战艘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八到十丈,除了头尾的两艘战船之外,中间的战船舱风也都迅速的调整了床弩的布局,变成了左右布置,这样就能将所有床弩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结果这四支纵队就像四把利剑一样,插入到秦军的阵式中。虽然秦军的船筏拼命的向代军的战船逼近,而代军战船则是左右开弓,两侧的床弩都奋力的向秦军的战船射击,而在其他的舷窗,其他的士兵也是弓弩齐射,箭矢如雨,射向秦军而去。

因为这时双方的距离太近,因此床弩发射的陶制飞弹的命中率极高,秦军的战船、木筏被打得纷纷起火,还有不少秦兵中箭身亡。一时火光大盛,烟雾弥漫,秦兵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而代军的战船因为是全封闭结构,秦兵的弓弩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不过在代军这样严厉的打击下,还是有不少秦军的战船、木筏冒着代军的打击,奋力的逼近到代军战船的船边,还有不少都带着火焰。

但等靠近了代军的战船之后,秦兵们才发现,代军的战船不仅是全封闭结构,而且还是向内倾斜,这种设计也让秦兵们头疼不已,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蹬上代军的战船。有的秦兵虽然举起手里的枪戟武器,向代军的战船一阵猛砍猛刺,但这也仅仅只是泄愤而己,对代军的战船几乎没有任合的影响。虽然还是有少数秦兵奋力的爬上了代军的战船,但在船上也无法立足,坚持了一会儿,不是被代兵射倒,就是被战船抛落在水中。

而从代军战船的箭孔中,弓箭、穹箭还在不断的向外射出,秦兵也被射得连续身亡,摔落到水中。而且如果从舷窗射出陶制飞弹,几乎是弹无虚发,只要是击中,就是一团火焰,迫使得全船的秦兵都不得不被迫跳船逃生。

由其是固定在水面上,放置着投石机、床弩的木筏,当初固定这些木筏很不容易,这时想重新解开就更难了,而在近距离的时候,投石机、床弩一点杀伤力都没有,在代军的战船面前,几乎就是完全不设防,结果绝大部份放置投石机、床弩的木筏都被打得燃起了大火,只有极少能解开固定的木桩大石逃走。

在大型战船的后面,代军的其他战船,木筏也都纷纷杀到战场中,和秦军混战起来。

代军的其他战船虽然没有装配陶制炸弹,也不是全封闭结果,但都配有普通的床弩,而且也是内倾结构,就箅秦军的战船木筏靠近过来,也很难登船作战,而代兵在左右两侧纷纷开弓放箭,离近之后,就用长枪刺击,打得秦兵伤死无数,浮尸水面。

不过代军的木筏到是和秦军差不多,双方倒是可以进行秦军最希望的白刃作战。因此两筏相交时,双方的士兵立刻在木筏上短兵相接,激战起来。

但双方交战的结果,十有六七都是秦军的士兵伤亡。这个结果也让秦兵们十分意外,因为乘坐木筏出战的士兵基本都是由魏军组成的,如果是在其他战场上相遇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但在这个时候,情况却是完全相反了。

而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秦军的战船、木筏首先遭到了代军的陶制飞弹的打击,有不少木筏都己着火,而且又被代军的大型战船一冲一搅,弄得阵形大乱,而秦兵们的心里也有些发慌;二是魏兵穿的是皮甲,较为轻便,而秦兵们还是穿的青铜甲,有少数将领甚至还是穿的双层甲胄,虽然防护力要远强于魏兵,但更为笨重,如果是在平地上作战,当然要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战场换到了木筏上,沉重的甲胄也就成了一种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