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亮的时候,魏国的宗室世族们基本己经控制了大梁城,因此纷纷弹冠相庆,当然也有人立刻主张,将俘虏的代军和魏増一家全部杀死,以发泄这半年时间以来的怨气。
好在是为首的魏行、魏珙、魏平等人头脑还没有热到发懵,相对还保持着清醒,因为现在宗室世族虽然己经控制了大梁城,但在荥口城里还驻扎着高原的代军和两万魏军,这对大梁城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宗室世族们连夜商议,决定派魏源以劳军为名,赶到荥口城面见高原,希望能够逼高原离开魏国,那怕是多送一点财物给高原,只要能让高原离开魏国,就当是破财免灾了。
而代军和魏増的一家,暂时留下来当作人质,如果杀了他们,万一激怒了高原,他真的领军来攻打大梁,那可就麻烦了。虽然说大梁城易守难攻,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高原在魏国已经建立崇高的声望,己有超越当年信陵君之势,谁都不敢保证,大梁城能守得住高原的进攻,因此还不能杀了他们。
第399章 魏国的变故(二)
听了魏源的招供之后,高原才稍稍有些安心,只要张良他们现在还平安就好,因为这样就可以想办法将他们救出大梁城,那怕是答应魏国方面提出的要求,离开魏国,也在所不惜,毕竟人才是最要的。
只是就这么离开魏国,高原多少还岌有一些不甘心,因为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秦军的损失虽然不小,但和高原预想的让秦国的国力大损,无力干涉自己吞并燕国的行动,还有相当的一段差距。而一旦自己离开魏国,也可以想像,秦军一定会卷土重来,没有自己在魏国坐镇,魏军就算是守得住大梁,但也肯定是守不住荥口,因此等到明年三月,河水上涨时,秦军就可以放水攻城,那时大梁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按照这样的推算,大梁最多也只能坚持到明年六月。而魏国这样亡灭之后,秦国还有足够的余力再发动新的战争,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夺取燕国之地,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且自己从代郡赶来救援魏国,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才使魏国坚持到现在,而秦军才刚刚退后了一点,魏国的宗室世族们就开始赶自己走,也让高原怎么样也咽不下这一口气来。就算自己离亓,也不能让魏国的宗室世族好过了。因此高原下令,先将魏源关押起来,然后招集代郡的将领,商议对策。
得知魏国的宗室世族己经胁迫了魏王假,控制了大梁城,要求代军离开,并且还抓住了张良和大梁的士兵当人质,众将也都愤怒无比,袁选首先就道:“岂有此理,我们千里迢迢,从代郡赶到大梁,帮助魏国守住了大梁,守住了荥口,也阵亡了不少弟兄,现在秦军刚退,魏国就要赶我们走,还抓了我们的人当人质,那有这样的道理。我们偏偏就是不走,看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赵江也道:“是啊,秦军杀到大梁城前的时候,这些魏国的宗室世族在干什么,现在秦军一撤退了,他们就跳出来争权夺利,还要赶过我们离开魏国,这是把我们代郡的军队当什么了?我们就留在荧口,那儿也不去。”
姜桓武道:“这些气话都不用再说了,既然主公问起来,大家还是想一想,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如果留在荥口,粮草物资怎么办?被关押在大梁城里的张先生和一千多士兵怎么办?还有魏国的安城君,他可是帮了我们不少忙啊,我们可不能不管他。”
高原点了点头,妻桓武到底是持重,不像其他人,只是会说气话,但一点实际的意义都没有。
这时阿燃史乞沫道:“主公,各位将军,我看我们不如杀进大梁去,把魏王和魏国的什么宗室世族都杀了,然后占领大梁,主公就在大梁称王算了。”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响应,赵江就拍了拍阿燃史乞沫的肩头,道:“好小子,你倒是出了一个好主意,我看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干脆就杀进大梁去。”
袁选皱了皱道:“杀进大梁,说得容易,如果大梁城真的那么好打,那么秦军也就用不着那么费力了,我们怎么杀进大梁去呢?”
凌风道:“这个好办,我们在大梁城里已经潜入了不少人,再派一些斥候军的士兵混进大梁城去,和他们取得联络,趁着晚上集中在一个城门发动袭击,里应外合,要攻破大梁,我看也并不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