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洛明珠打起了精神,道:“据钟秀所知,在商鞅变法中有一条,内容是除国家刑法政令及农桑医人之书与秦史之外,其余各诸子学说匀不得民间私藏,不得私自诵读,不得逞口舌之利,游说议论朝政得失,是否属实。”

淳于钟秀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一条。”

洛明珠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而秦国断绝民间之言,禁止诸子百家学说流传,昔日荀夫子访秦,曾言秦国其殆无儒,此亦秦之所短,因此明珠以为,防民之口,不敬学者,此仍秦政之短。”

等她说完之后,反对秦制的儒家学者立刻都来了精神,秦国的暴政,除了在观念方面之后,主要就是两条,一是暴政;二是禁言,暴政一条被高原连打带消,淡化过去了,现在看他们怎么反驳禁言这一条。

淳于钟秀微微一笑,道:“商鞅变法之中,确实有禁书止言一条。不过各位想必也都知道,商君变法之初,在秦国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仅论战就进行了数场,而且在变法之初,秦国宗室世族或明或暗,阻止变法实行,因此商君在变法之中加入这样一条,实在是迫不得已,不如此,就无法保障变法顺利进行。”

洛明珠的眉尖一挑,道:“淳于姐姐用一个‘迫不得己’,就将这一点带过去了吗?如此任何苛政厉法,岂不是都可以用‘迫不得己’,来解释了。”

淳于钟秀笑道:“自然不是,不过禁书止言不过权宜之策,而且现在离商君变法己有百年,禁书止言早已在秦国废除,秦国仍是以法家为立国之本,但在商君之后,秦国曾用张仪、范雎、蔡泽、吕不韦、王绾为相,张仪、范雎为纵横家,蔡泽为计然家、吕不韦为杂家、王绾为儒家,却无一个法家,荀夫子访秦,也受到秦国极大的礼遇,而现在秦国朝中,李斯为法家、姚贾为纵横家、茅焦为儒家,弱顿为名家,可见秦国对诸子各家并无偏见,但唯材是举。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时,曾编著《吕氏春秋》一书,其中包罗诸子各家学说。吕不韦虽然身死,但秦国也未禁止《吕氏春秋》传阅,可见,秦国对诸子百家学说,匀能包容,禁书止言一条,己经并不存在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整体风气是开放的,秦国也不可能逆风而行,因此在商鞅死后,秦国的学术风气也在逐渐开放,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也基本都能接纳,虽然其实从总体来说,秦国的学术风气确实不如齐国,但也不能说秦国就是实行的禁书止言的政策。而在另一时空里,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还从各地征聘了七十余名知名学者,出任博士,付责掌古今、辩然否、典教职等事物,甚至还能参议政治,十分礼遇。后来发生焚书坑儒的事件,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并不能说秦国就是实施禁书止言的政策。

淳于钟秀对秦国的历史、制度确实做过十分详细的研究,因此洛明珠把禁书止言一提出来,淳于钟秀也立刻牢牢的抓住,给予反驳。而且她所提出的反驳道理都是以事实为基础,洛明珠和伏琓都没法反驳,两人也十分尴尬,没想到自已精心准备的两张王牌都被对手轻易化解。

洛明珠苦笑了一声,道:“我们没有说的了,请淳于姐姐发言吧。”

第331章 稷下学宫(五)

因为两张最大的王牌都没有起到作用,而对手提出的论点,自己又没有办法反驳,因此也让洛明珠和伏琓的情绪大受影响,在后面的论战中,两人明显不在状态,而且也确实再找不到多少对自己有利的论点。而淳于钟秀则是趁势追击,丝毫也不放松,于是两人又免强坚持了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终于觉得实在是无以为继,于是提出终止了这一场论战。

而经过四位仲栽者的讨论之后,稷下学宫的祭酒孔鲋也正式宣布:“此次论战,淳于小姐和李上卿获胜。”

随着孔鲋的宣布,认为秦制更好的法家学者们立刻暴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其中也包括不少是纯粹支持淳于钟秀的学士。而另一方的儒家学者中,也有不少人鼓掌祝贺。还有一些人来到淳于钟秀、高原面前,向他们道贺。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学术风气还是相当的开放,学术之间会有不少的争执,甚至是争吵,但仍然保持着十分良好的私人交情,毎次争吵结束之后,大家还是能够和平相处,赢的一方不会就此气高趾扬,而输的一方也不会不依不饶。否则也不会有现在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

这时洛明珠也走了过来,道:“淳于姐姐,上卿大人,两位辩术高明,而且对秦制深有了解,令明珠十分敬服,这一场论战,也让明珠受益匪浅,以后还有机会,希望能够再向两位多多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