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臧道:“我以外臣不干涉内政为由,推托了过去。”
高原点了点头,道:“安平君这样做很对。现在魏国己被秦国三面包围,万难幸存,除非是各国齐心协力,再组成一次合纵,否则魏国必亡。但现在各国都心怀鬼胎,而且又无信陵君那般有号招力的人,就算是免强组成合纵,也难以击败秦军,相反,如果合纵再败,那么天下就再无一国能够与秦国相敌了。”
田克臧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上卿大人所言极是,但如果魏国一灭,秦国和我齐国就己经全面接壤了,就在今天上午,武城君就来找我,希望我能够出任大司马,主管齐国的军务,以防秦军进攻。”
原来齐国一直奉行和秦国结好的政策,除了不想打仗,安心发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齐国和秦国没有领土接壤,因此秦军基本不会威胁到齐国,这也让齐国国内的大部份人都赞同这一政策。但韩赵魏三国被秦国灭亡之后,秦齐两国就己经全面接壤,那么秦军的威胁就在眼前。
其实近几年以来,在齐国国内要求参与合纵抗秦的呼声明显提高,其实也和秦国不断的东扩,和齐国接壤的领土不断的扩大,也不无关系。毕竟齐国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不能在无动于衷,一味的当鸵鸟了。
武城君田沛并不是主张合纵抗秦的人,过去还曾非常坚决的赞同与秦交好的政策,但现在的形式已经不同了,田沛是齐国的宗室大臣,自然是要以齐国的利益为重,就算不立刻和秦国恶交,马上加入合纵,也要做一些预防,因此他才提议,让一向主张合纵抗秦的田克隇出任大司马,整顿齐国的军务,以备不测之用。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后胜告病,田沛出任假国相,才能够放手作为。
第305章 安平君府(二)
高原想了一想,道:“安平君出任大司马,不知有几何成算。”
田克臧道:“现在后胜告病,武城君假国相,而且现在的大司马赵启因为受黄景元的连累,肯定是坐不长久的,因此只要是我不拒绝,出任大司马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高原笑道:“安平君当然应该出任大司马,先掌握住齐国的军权,这样也能够削弱后胜的权势。”
田克臧道:“出任大司马,在下到是也愿意,不过现在齐国上下都视在下为抗秦势力的主导者,因此一旦我坐到大司马的位置上,这些人恐怕都会要求我来领导抗秦的事宜,而上卿认为,我齐国暂时不宜和秦国闹翻,因此在下也有些左右为难。”
高原点了点头,道:“安平君的担心确实有道理,这件事情首先从两面来说,昨天我和燕国的使者商议过了,魏国虽然这一次难以保全,但魏国毕竟也是大国,何况大梁城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因此秦国想要灭亡魏国,也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暗中给魏国一些支持,比如我们代郡可以出动少数军队,协助魏国作战,齐国可以向魏国提任物资援助,让魏国尽可能坚守得长一些,多消耗一些秦国的力量,这样就算是秦国灭亡了魏国之后,国力也会有一些损失,短时间内恐怕再不会再攻打其他国家,这样我们都可以获得几年的准备时间。”
田克臧道:“那么这几年时间,我们又该怎样准备呢?”
高原道:“依在下看来,现在齐国的官员世族,大体份为三类,一类主张立刻与秦国交恶,加入合纵抗秦,但这一类人多来自民间,他们不懂国事,只凭义愤,也包括当然一部份其他各国的人员,其实是别有用心,无非是想将齐国置于火上烤,都不可取。安平君出任大司马之后,安平君切不可轻信他们,马上提议与秦国交恶。但这一批人毕竟是主张抗秦,仍有大用,还是当以收服为主。”
田克臧也十分感激,道:“上卿所说,确实是为我齐国着想,在下深为敬佩。”
高原又道:“另一批人就是以后胜为首,主张一味事好秦国,不思进取,不修军备。这一批人才是安平君的真正敌人,但人数众多,势力庞大,由其在临淄,占了主导地步,因此安平君出任大司马之后,对这一批人要尽力打压,削弱后胜的势力,扩大自己的权力,尽可能的掌握齐国的大权,但要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来打压第一类人,安平君不必亲自出面,而且在关建时候,还可以出面来做好人,而恶名就让让后胜去承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