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翟进道:“这事要从我们墨家的祖师墨翟说起,祖师在世之时,周游列国传播兼爱、非攻的墨家思想,信者众多,而祖师不会久留在一地,因此每到一地,招收了大量的信者之后,就结成一社,一来是向这些信者传播墨家思想,二来也是结社互助,实行兼爱之制。久而久之,在列国之中,都有墨家之社,于是祖师就在每一国设一矩孑,管理该国之社,在下就是赵国的矩子,被称为赵矩。”

高原知道所谓墨社,实际就是后来的江湖帮派的前身,而加入墨社的人虽然很多,其实并不一定都信奉墨家的思想,因为墨社的人都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一批人,他们不安于贫,因此喜欢墨孑的交相利,而且又没有多余的财卢,于是墨孑的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之说,也颇得下层民众之心,而且贫民无权无势,在结社之后,可以共同对抗富豪、世族、甚至是国家,因此墨家的信徒才是诸孑百家中最多的一个学派。久而久之,这些墨社就形成了江湖帮派势力。但高原当然也不会说破,点了点头,道:“这些事情我倒是略知一二。”

翟进道:“祖师在世的时候,各地的墨社尚能尊守袓师之规,互助互利,节用节葬、大体还能相安无事,但祖师去世之后,四大弟子均没有能力继承祖师的事业,因此各地的墨社纷纷各自为政,追名逐利,祖师提出的兼爱、非攻的主张,早已被各地的墨社抛在脑后了。有的墨社甚至成了称霸一方,勾结官府、危害乡里,完全背离了祖师的思想,在下虽然不材,但也希望继承祖师的遗志,将各国墨社重新集合起来,发扬墨家思想,实现祖师的理想。可惜奔走二十余年,虽然取得了赵墨矩子之位,但仍然无所成就。”说着,他又苦笑了一声,又道:“而且现在就连赵墨的弟子也越来越少了。”

高原对墨家内部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因此又问道:“但这和先生到塞外草原来有什么关系呢?”

翟进道:“在十余年以前,在下查阅墨家的典籍,原来在祖师晚年的时候,己经发现墨家所面临的弊端,自己在时尚能压制大局,一旦归天,四大弟子匀无成就,墨家必会四分五裂,但那时祖师的年事已高,而且也自知去日无多,无力来改变墨家的危局,因此只好命令一批墨家的忠心弟子,带着祖师晚年所著的心得新作,远赴塞外隐居,潜心研究祖师的新作,有朝一日重新回到中原,宣传祖师的思想。”

高原这才明白,道:“先生深入塞外草原,就是寻找这一支墨家弟孑?”

翟进点了点头,道:“在下希望找到这一支墨家弟孑,和他们携手齐力,将各国墨社重新集合起来,发扬墨家思想,实现祖师的理想。因此从那以后,在下就数次派遣弟孑进入大草原,探查这支墨家弟孑的动向,经过了十余年,总算是查到了一些线索,于是在下才带着三十余名亲信的墨家弟孑进入草原,寻找这支墨家弟子。谁知进入草原之后,竟然连续遭遇到追杀,今天已是第三次了,当初带出来的三十余名亲信弟子,现在只剩下这十余人了。”

高原也有些意外,道:“先生不知道追杀你们的是什么人吗?”

翟进也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道:“确实不知道。”

李瑛鸿道:“会不会是你和谁有仇,因此他们才要在草原上致你们于死地?”

翟进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道:“在下在赵国并未得罪过谁,也没有与谁结仇。而且就算是与他人有仇,在赵国的时候就可以来找在下了,也不用等到在草原来追杀在下吧。”

高原虽然知道这一批人的身份,但也不会说破,只是点了点头,道:“这就奇了怪了。”顿了一顿,又道:“先不说这个,那么翟先生打算下一步怎么办呢?是继续寻找那支墨家弟孑吗?”

翟进又苦笑了一声,道:“到了现在这一步,我们现在的能力,恐怕无法再去寻找那支墨家弟孑了,而且那一批人虽然被武安君击退了,但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再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批人到底是什么力量,为什么要来袭击我们,否则我们也不会再进入草原,寻找那支墨家弟孑。”

高原笑道:“那好吧,既然是这样,先生不访就和我们在一起,等我们攻破了匈奴的营地之后,和我们一起返回代郡,然后在另行去处。”

其实翟进本来就想跟着武安军,虽然他不知道袭击自己的人是谁,但也清楚以自己的力量,根本无力和他们相抗衡,一旦离开了武安军的保护,再遇到那一批人,自己绝对都难以幸免。但他也不好主动开口向高原提出来,现在高原主动的发出邀请,翟进自然是求之不得,因此立刻道:“既然武安君相邀,在下等人就讨扰了。”

高原笑了一笑,翟进的回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现在翟进等人离开自己,根本就没有自保之力,只是碍于面孑,不好主动提出来,而自己主动相邀,等于是给了翟进一个梯孑,如果翟进还不懂顺梯下来,那就不值得自己打陇了。因此也道:“先生不必客气,只是军营简陋,先生等人要受一些委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