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洪涛再次把脸凑到观察口上时,已经有两个士兵提着水桶向木靶跑了过去,那个木靶正在冒黑烟,并且从被炮弹击碎的孔洞里冒出了火苗。当那两个士兵把两桶水泼上去时,火苗和白烟只是短时间内小了一些,很快又烧了起来。

“哈哈哈……确实是好东西!你说的都是废话,我教出过废物徒弟吗?也就你最废物,走吧,去看看你的宝贝锅炉!”洪涛终于搞明白布什的这发炮弹里有什么奥妙了,这个孩子真是天才,他居然把燃烧棒的材料塞进了弹头里,利用炮弹发射时的热量引燃燃烧棒,再利用铝热剂的高温把木质船体引燃。

这个想法非常巧妙,而且很科学。后世里的曳光弹就是利用金属燃烧剂塞进弹头尾部制作的,它不光能在黑夜里标出弹道,也具备一定的燃烧弹功能,打到易燃物里,就会引燃。而且这种工艺很简单,只需要把弹头尾部钻出一个洞,或者干脆在铸造的时候就留出一个空间,然后进行填充就可以。

“你小七叔等不及了,我先和他走,抽出时间再来找你。这种炮弹如果你觉得没问题,就开始批量生产吧。涂上绿色,海战专用。”出门的时候,洪涛碰上了刚从炮位跑回来的布什,他给自己的惊喜真不少,说不定还有,但温小七还在一边等着,不能厚此薄彼。

洪涛和温小七并没直接去造船厂,制造锅炉光靠造船厂里的铁匠和设备玩不转,还得去麻烦齐祖。和化学知识相比,洪涛对金属冶炼和机械构造了解的稍微多一点,毕竟当年学的专业和这些沾边,多少也去工厂里实习过。

这次洪涛给温小七设计的是个简易的火管锅炉,说它简易,是因为火管数量太少了,只有三根,以菱形分布在圆形的锅炉外壳中,最上面是个三通,连接着十多米高的烟囱。至于说为啥要弄这么高的烟囱,那肯定是有道理的,除了利用空气压强差提高炉温之外,还是为了让烟尘尽量远离甲板,否则一赶上顺风,甲板上就啥也看不见了。

别看只有三根管子,但要想让这三根管子不漏水,还具备一定的强度,在没有电焊协助的条件下,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齐祖年纪大了,无法亲自拿着锤子上阵,这个工作就由他的得意弟子慈祥代替。五六个好手钻到锅炉里面,先用汽油喷灯把工件烧红烧软,然后再用大锤生生把它们锻焊在一起。

这种锻焊技术非常麻烦,要一次又一次的加热、敲打、再加热、再敲打,还要控制工件的变形和厚薄均匀,没有什么工序要求,全得凭借铁匠的经验,不跟着好师傅学上五六年,根本玩不了这个东西。就算都是好铁匠,一个焊口也得两三人轮流上阵忙活两天时间,完事了还得用铆钉固定,再打磨验伤。一个炉体就得好几位大匠带着十多个徒弟忙活半个月,还不一定一次成功,灌上水之后再加热,经过热胀之后不漏水才算最终完成。

洪涛也不清楚这种锅炉到底能提供多少蒸汽量,索性干脆一次做三个大小不同的备用。为了让成功率尽量高一些,齐祖和慈祥把大炮的生产都缓了下来,抽调了铸造厂里多一半好手,专门进行重点攻关。这个条件就是温小七不具备的了,也只有洪涛才指挥的动这些人通力合作,搞个大会战。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洪涛和温小七也没闲着,新式锅炉正在改进,那蒸汽机就一点毛病都没有了吗?有没有洪涛还真分辨不出来,因为温小七造出来的这台蒸汽机已经脱离了他最初的设计,不再是一个往复气缸,而是四个连在一起。第一个最小、第二个最大、后两个体积中等,为什么这么设计,温小七也说不太明白,他完全是通过无数次试验,生生试出来的,这么排列功率最大。

第173章 大爆发

“把你的明轮拆了,我教你做小花!”布什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完全独立了,甚至还超过了自己。现在温小七在蒸汽机方面的造诣显然也不是自己能指导的了,这种变化让一直以半神自居的洪涛既欣慰又难受。蒸汽机上找不到缺陷,那也不能就这么饶了温小七,这样会显得自己太无能了。拿什么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呢,洪涛找到了一个相对容易的东西,螺旋桨。

和明轮相比,洪涛对螺旋桨必须更熟悉,明轮这个玩意他连见都没见过,螺旋桨好歹见过、摸过。温小七说得不错,明轮确实不太适合远航,它不光遇到风浪之后容易损伤,还会改变船体的形状,增加很多阻力。换上螺旋桨之后,船体两边就干净多了,大风浪也影响不到螺旋桨的工作。

“去把你的大匠都找来,让他们用最结实的木料,按照我的图纸把这朵花刻出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螺旋桨呢?洪涛最终选择了木头。金属螺旋桨对工艺要求太高了,洪涛不想再去折磨齐祖和慈祥,光是锅炉就够他们发愁的了,再加上个螺旋桨叶,这一老一少能被自己活活折腾死,而且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用金属加工螺旋桨。

相对而言,木质螺旋桨就比较好制造了。那些木匠们都能把铁一般坚硬的檀木雕刻成镂空的圆球,没道理不能刻出螺旋桨叶这种略带角度的弧面。至于说这个弧面多大合适、应该是三片桨叶还是四片桨叶或者五片桨叶,桨叶该做多长、什么形状,这都不是问题。一样刻出来一个,挨个试呗,反正好木头哪儿都不缺,随便祸祸。